全 部
  • 当前位置:首页 > 唱好“双城记” 共建经济圈

跟着长江鲟看长江

  • 《今日重庆》杂志 2024-07-25 14:04

  今年6月,科研团队在长江支流汤溪河云阳段监测到了5尾长江鲟,这五尾长江鲟有大有小,最大的全长92厘米,最小的全长48厘米,仿佛是“一家五口”。这一消息一经发布,瞬间冲上互联网热搜榜单。流量背后,是人们对长江生态环境保护的高度关注。

7月1日,宜宾市。宜宾珍稀水生动物研究所培育的长江鲟鱼苗

  长江鲟又名达氏鲟,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上游的干支流,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有“水中大熊猫”之称,是长江珍稀旗舰物种,早在1988年,长江鲟就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998年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它在汤溪河悠哉遨游的画面,无疑是对近年来川渝地区长江生态保护的最佳注脚。

  长江生态好不好鱼儿说了算

  经过专家团队的观察和检测,此次发现的长江鲟被定性为人工放流的长江鲟,而非野生繁殖的长江鲟,而且极有可能来自四川宜宾。

  说到长江鲟人工流放,就绕不过四川宜宾,长江鲟的规模化全人工繁殖就从这里开始。

  宜宾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城”,金沙江在这里与南下的岷江汇合,开始拥有“长江”之名。

  宜宾珍稀水生动物研究所的苗种培育车间坐落于长宁县,这里最醒目的就是一百多个白色和蓝色的水池,它们就像是长江鲟的幼儿园,不同年龄大小的鱼苗养殖在不同的池子里。

  水池上方,规划整齐的黑色水管,通过孵化室的抽水设备,将长江二级支流淯江河的河水源源不断地注入鱼池。

  研究所所长周亮今年52岁,已经和长江鲟打交道30年,笑称自己是长江鲟的超级粉丝,对于长江鲟的所有消息,他几乎都能信手拈来。这次云阳发现长江鲟的消息,他也早有耳闻。

7月1日,宜宾市。周亮正在观察长江鲟的生长情况

  在周亮看来,这是长江生态持续向好的明确信号。

  长江鲟生长发育周期长,对生存环境要求较为严苛,水温、水体流速、溶氧量、酸碱度等指标都会影响它们的生存繁衍,因此周亮也长期关注着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他分析道,“目前野外发现的长江鲟,基本都是长江鲟人工繁育后野放的个体。

周亮在宜宾长江段投放鱼苗

  从我们对长江鲟多年研究来看,这五尾长江鲟更大的可能是在放流后群聚到一起的。结合长江鲟的活动范围主要集中在金沙江下游和长江上游及其各大支流,至少可以说明,川渝地区在改善水生生物多样性、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随着长江流域生态保护工作的不断推进,周亮对于长江鲟的未来很有信心,他说,“长江鲟野外种群恢复只是时间问题。”

  保护长江已成川渝人共识

  在长江里摇曳身姿的,不仅是长江鲟。就在此次发现长江鲟的汤溪河云阳段,还发现了2尾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评定为极度濒危物种(CR)的鳤。西南大学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监测团队科研人员高宣介绍,自6月8日开展长江流域重点水域水生生物资源监测调查工作以来,团队在澎溪河和汤溪河流域共发现30余种鱼类,除上述两类物种外,还监测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胭脂鱼3尾、岩原鲤2尾。这表明随着长江十年禁渔和增殖放流等相关工作的开展,长江生态环境正在逐步向好,让长江物种多样性和资源量进入一个良性发展阶段,也已成为川渝两地人的共识。

7月11日,江津区。重庆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专设了收容守护中心救助各类受伤的珍稀鱼类

  在重庆江津,当发现江中受伤的鱼,人们会第一时间联系当地的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庆收容救护中心进行救助,这个救护中心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鱼医院”。

  救护中心位于江津油溪镇,从外观上看,救护中心就是一艘停靠在码头边的船,内部设立有观察池、救治池、康复池和驯化池,主要救助环境资源保护主管部门在巡护中拦获、查处中收缴,或者群众发现的长江鲟、胭脂鱼、岩原鲤等珍稀特有鱼类。

  不过这次采访中我们在救护中心找了许久,都没有看见“住院治疗”的鱼。重江津区林业局资源科工作人员周清牙解释道,“随着人们生态保护意识的提高,以及巡查中清除废弃渔网,让需要救护的鱼儿数量日益减少。今年上半年的救护数量在300-400尾左右,明显低于往年同期。”

中国独有的三种鲟鱼模型和执法大队收缴的各类违禁渔具

  在江津,已经形成了“保护长江生态环境人人有责”的社会风气。位于江津区圣泉街道的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庆段宣教中心(简称宣教中心),几乎每周都会举行一场围绕长江生态环境保护的生态讲堂。来这里听课的,既有小学生,也有七八十岁的老人。周清牙说,“只要群众有参观需求,我们都会认真接待,我们希望通过宣教中心的展示和讲解,号召更多的朋友能够加入我们,让长江生态环境愈发美好。”

  在重庆万州,万州区水产研究所培育的长江鲟今年3月成功排出卵粒,这是长江鲟首次在重庆地区人工催卵成功。

重庆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每年都会在指定的江边区域繁育各类珍稀鱼类(重庆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供图)

  在重庆云阳,长江鲟、鳤鱼同时被发现后的第四天,当地法院就根据两种珍稀鱼类的生存环境和习性依法颁发了重庆首份长江鲟、鳤《司法保护令》,并张贴到了大街小巷。“保护令”明确了杜绝有毒有害物质进入水体等“七个禁止”,用司法手段守护野生珍稀鱼类的生态港湾。

重庆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每年都会在指定的江边区域繁育各类珍稀鱼类(重庆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供图)

  保护长江不只是护鱼

  长江里摇曳的野生鱼类越来越多,是长江生态环境日趋向好的有力证明,但长江生态环境的保护,从来不局限于鱼,也不限于一时一地。

  在川渝两地,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一盘棋”的思想已经牢固树立。

  去年6月,川渝两地签署《关于建立川渝新污染物环境风险联防联控机制协议》,这标志着川渝两地在全国率先建立新污染物环境风险省际联防联控机制。

  今年6月,以“共护一江清水,助推绿色发展”为主题的长江上游重要节点城市政协协商议政会在四川省宜宾市召开。

万州音乐广场外的消落带鲜花怒放(摄影 侯本艳)

  四川省政协委员、四川和光同程光伏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谢毅在会上表示,公司将环保措施严控到极致,在行业同规模项目中,均处于领先水平,氯离子和总磷排放指标远低于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有效保障水体的可持续利用和健康发展,保护大气环境。他说,“我们要用绿色低碳绘就高质量发展底色。”

  重庆江津是下一届长江上游重要节点城市政协协商议政会举办地,重庆市江津区政协副主席刘安兵在会议上建议,在长江生态保护上,进一步加强长江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经济合作交流,推动长江经济带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价值链深度融合,共同打造“绿色升级版”的长江经济带,形成生态—经济—社会复合型共同体。

  川渝两地不断加强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无论措施还是效果都是显著的。

  近些年,宜宾投入近60亿元专项资金,对沿江企业进行搬迁或关停,宜宾长江岸边,昔日厂房变身长江公园,水清鱼跃、人来人往,新兴产业动力澎湃,见证着新发展理念带给长江的新活力。

重庆云阳山环水绕,一江碧水,两岸青山(摄影 谭启云)

  今年万州区将完成“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双重项目”“山水林田湖项目”营造林10.4万亩,大力提升森林质量和数量,着力构建长江生态廊道。

  在不久前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办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重庆市委常委、秘书长、常务副市长陈新武在谈到保护长江生态时表示,重庆市牢记“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一体推进治水、治气、治土、治废、治塑、治山、治岸、治城、治乡“九治”。通过“九治”,城市的环境质量不断提升,呈现出山清水秀、天蓝地绿的巴渝风貌。

  文丨今日重庆记者 高维微 见习记者 许力梨

  图丨今日重庆记者 李野

编辑:焦茂如
Copyright © 2012-2024 CQTODAY Media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
今日重庆传媒集团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渝ICP备12000991号-1 渝公网安备:5001030200064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90002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3-63891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