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部
  • 当前位置:首页 > 特别策划

在“无废”理念下重新认识垃圾

  • 《今日重庆》2020年5月刊 2020-05-22 14:58

 

  2019年,“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在重庆展开。“无废城市”是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推动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实现固体废物产生量最小、资源化利用充分、安全处置、环境影响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无废城市”不是指没有固体废物产生,也不意味着所有固体废物完全资源化利用,它更多体现在循环经济理念上。随着“无废城市”建设的推进,我们所居住的城市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川美“愈园”,植物与动物和谐共生

  四川美院大学城校区内,距罗中立美术馆不远,有一个名为“愈园”的小花园。三百多平方米的花园里,小白菜、茴香等蔬菜已经开始冒头,南瓜顺着架子疯长,胡豆、豇豆开始结果。花园中,错落生长的野花迎风摇曳。

  这片生机勃勃的田园,一年前还是一个建筑垃圾场。

  “愈园”的打造,是生态艺术理念与城市绿色发展的一次碰撞,同时也是“无废城市”建设理念在高校的一次教学实践探索。

农作物与杂草在“愈园”里共生

  “无废”生态艺术实践

  “品种相对单一,维护费用高昂,打造传统花园真的‘绿色’吗?我想尝试在‘无废弃’的基础上,把垃圾场变成花园。”四川美术学院艺术与社会方向讲师、“愈园”打造者靳立鹏,站在“愈园”里感叹。

  “我所理解的‘无废’,就是要在生态与艺术之间找到契合点。”靳立鹏解释,“两种理念,都强调对本地有限资源的合理利用,我希望通过‘无废弃花园’的尝试,让人们在生活与艺术中重新认识垃圾。”

  这是靳立鹏生态艺术的第一块试验田。从去年4月开始,靳立鹏花了一年时间,探索生态艺术理念与“无废”的最佳落地方式。

  按照传统思维模式,建筑垃圾堆放地改造成花园,第一件事就是把所有的建筑垃圾清运出场,但靳立鹏却没有这么做。相反,他没有丢掉一块建筑垃圾,“愈园”打造过程中所需的材料,全部来自那些建筑垃圾。“当断壁残垣上的鲜花盛开时,这里有一种与众不同的美,天然、质朴。”

  生态、自治、共享,是“愈园”的特点,在靳立鹏的观念中,这也是“无废城市”建设的基础。

  “愈园”由靳立鹏与学生、教职工共同创作。采访中,一位环卫大姐带着小锄头来到花园,她有些得意地向我们炫耀:“胡豆和豇豆,是我在打理。”

  “我和学生们要做的,是合理规划‘愈园’,为大家提供更生态的种植建议。”靳立鹏说,刚平整完的地块,会优先种植有固氮作用的本地豆科植物。土地修复完成后,会种一些有观赏性的本地作物。

  校园外,有人在悄然关注着靳立鹏的这次探索。靳立鹏透露,目前已有部分机构向他伸出了橄榄枝,“管理部门希望引入生态艺术的理念,丰富城市绿地的内涵,用这些绿地逐步转变居民的环保意识。”

  面对环境更为复杂的城市花园,靳立鹏希望把它们打造成“民众花园”。

  什么是“民众花园”?靳立鹏有如是解释——“民众花园”的建设维护,要求居民共同参与;“民众花园”的建设材料,是周边家庭的废弃物,这既能让公众直接参与公共空间的打造,又能直观看到旧材料的变化;“民众花园”原有植被的升级改造,会尽可能保留和恢复本地生物的多样性,花园是本地生物多样性的一个微型展示平台;“民众花园”探讨的是城市生活与保持本地物种多样性的平衡发展,感受人与人、人与环境、人与物件之间的联系。

  “这个花园将延续‘愈园’的居民自治管理模式以及生态修复理念。此外,它还一定是一个结合了艺术的普惠教育功能的公共空间,甚至它还会是一个‘城市雕塑’作品。”靳立鹏说。

“建筑垃圾堆”里生长起来的“愈园”

  “无废”生态农业试验

  当靳立鹏尝试用生态艺术的方式为“无废城市”建设寻找落脚点时,西南大学农业生态研究所教师张赛,正在寻找“无废城市”建设与生态农业的结合点。

  3月25日,北碚区龙凤桥街道龙车村。

  山坡上一片盛开的油菜花地旁,张赛在村支书的带领下寻找她计划中的土地。按照计划,张赛要在这里选取十亩土地,尝试打通城乡之间“变废为宝”的生态链。

  与张赛一同来选地的,还有西南大学卢作孚研究中心的教授周鸣鸣。

  选择龙车村,是周鸣鸣的建议。周鸣鸣说,早在2014年,龙车村的兼善文化课堂就已经为居民们种下了生态环境意识的种子。周鸣鸣还曾带领“兼善文化课堂志愿者”,在重庆各大社区从事社区居民终身教育工作,环境教育是其中重要课程。“‘无废城市’建设,城乡之间必须打通生态协作的链条,最直接的切入点,就是乡村与城市之间的社区。”周鸣鸣坦言。

  这次社区教育工作者与农业科技研究者的合作,是对“社区支持农业”的探索。在这一模式下,土地与社区建立直接供应链条,居民是农产品的直接消费者,同时也是部分生产资料的提供者。张赛的农业科技团队,则提供农业生态种植的科技支撑,形成高效、生态、有机的种植模式。

  张赛在西南大学校园里有一片试验田。

  占地一亩的试验田,被分成了两个区域。两个区域的景象差别很大:一边,草丛中稀稀拉拉地生长着小麦苗,一副弱不禁风的模样;另一片区域,在杂草中生长起来的小麦苗连片生长,长势明显好得多。

  张赛解释,长势不好的那片田,平时会喷洒常规除草剂,长势好的那片田,反而没有喷洒。“这是常规化学农业与生态农业的一次对照实验,按照最新的生态农业理念,农作物只要高度不低于杂草,杂草就不会影响到农作物的生长。未来龙车村的十亩土地上,同样不会喷洒除草剂。”张赛说。

  土地选好后,周鸣鸣和张赛将分头行动:周鸣鸣和志愿者深入社区,传递生活垃圾的无废处置理念;张赛则要探索出社区居民生活垃圾转化为生物肥料的标准和制作规范。

  龙车村的十亩土地,对周鸣鸣和张赛来说,都不是这项探索的最终目的。正如周鸣鸣所说,“土地,并不一定要来自农村,等技术更成熟时,完全可以应用到社区的绿化地,就地解决社区生活垃圾问题。这条生态链条打通的,是科技背景下,城市与乡村之间可持续的、生态绿色的农业发展方式。”

周鸣鸣带领社区居民一起尝试生态种植   (资料图)

  “无废”背后的社会新课题

  无论是“民众花园”,还是“社区支持农业”,抑或是其它与“无废城市”相关的探索,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各个行业之间的协同合作。

  2019年,重庆推出《重庆市 ( 主城区 )“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到今年底,重庆将初步构建系统的固体废物管理政策法规体系,基本理顺管理体制机制,建立健全跨领域、跨部门、跨区域固体废物管理体系,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全面提升。到 2035 年,重庆将建成完备的固体废物地方政策法规体系,“无废城市”理念深入贯彻到经济社会各个领域。

  “‘无废城市’建设,对城市治理水平提出了更高效、更现代化的要求,建设‘无废城市’,首先需要建立完善的制度。”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教师杜洁说。

  对固体废弃物的“回收”与“利用”,是“无废城市”建设的关键词,但这两个关键词包含的内容并不简单,而完善的制度,更是涉及到居民、社区、企业、政府管理等方方面面。

  “近两年来,垃圾分类意识开始深入人心。按照重庆推出的‘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重庆正着力提高餐厨垃圾的资源化利用,通过发电、沤肥等方式实现废物变资源。但要建成更现代化、更高效的垃圾回收利用链条,还有很多挑战。”杜洁坦言,仅仅是家庭层面,要培养居民节约资源的意识就是一项长期工程。

  “社会治理层面,垃圾回收也有许多文章可做,政府各部门之间应当携起手来,共同打通垃圾回收的各个环节。”杜洁说,“政府部门可以实施系列措施,推动垃圾分类向更专业、更精细化的方向发展。比如鼓励科技工作者在能源转化方面的研发、有意识地鼓励公益组织进社区,等等。此外,针对从事垃圾回收利用的企业,政府既可以选择购买服务,也可以通过政策引导,孵化相关企业,为企业成长创造条件。”

周鸣鸣在“兼善文化课堂”上,培养社区居民的环保意识  (资料图)

 

  文|高维微

  图|颜波 受访者提供

编辑:陈怡璇
Copyright © 2012-2024 CQTODAY Media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
今日重庆传媒集团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渝ICP备12000991号-1 渝公网安备:5001030200064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90002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3-63891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