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月 14 日晚,两江新区奥利嘉餐厅,一名意大利厨师靠着一罐重庆风味的辣酱,完成了一次对传统意大利菜的改造。
他的成果,摆在自助餐桌上:意式牛丸配川味豆瓣酱、烤虾串淋上渝味麻辣酱、风味炸鸡块蘸宫保辣酱……
这些混搭菜品,让在场中外食客们赞不绝口。而这场混搭盛宴中,真正的主角无疑是张卢卡研制的中式辣酱。
外交官 “辞官从食”
31 岁的张卢卡来自意大利南部的巴里,今年是他来重庆的第五个年头。
在成为做辣酱的商人之前,他的身份是意大利驻重庆总领馆商务处处长,主要工作是为重庆人到意大利旅游投资牵线搭桥。
而张卢卡“弃官”,竟是因为“好吃”。
2014年,张卢卡来到意大利驻重庆总领馆,正如很多外国人一样,他爱上了这里的美食。不过,他发现,这么好吃的中国酱料在国外超市却少之少。“比如,在国外虽然有老干妈,但一般都是在华人圈子里流行,外国人买的少。”
这是为什么呢?他做了一番调研,发现大多数中国调味酱都是用来烹饪的,外加中国餐饮明火烹饪的形式,使得中国的调味酱有更多的油、更重的盐、味精以及其他调料,这显然不太适合外国人直接用调味酱佐餐的习惯。而且对外国人来说中国的调味用起来过于复杂,“我曾经也买过水煮鱼的调料,却不知道该怎么使用,最后只得放弃。”
怎么让更多外国人品尝到东方美味呢?张卢卡萌发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他要做出既有中国味,又适合外国人饮食习惯的调味酱。
去年 1 月,张卢卡辞去了总领馆的工作,在重庆创立了自己的中国调味酱品牌——ChinEAT:LOGO 形状酷似中文“家”字,而红黄两种主色,在张卢卡眼里就寓意着中国的喜庆、吉祥。
“辣酱工”的日常有点“辣”
从吃货到行家的转变并不容易,张卢卡把他的家都变成了调味实验室。
走进他的家,客厅左边一米见方的矮方桌上,摆了丁香粉、肉桂粉等满满当当 70 多种香辛料,旁边高一点的长桌上,则是各式破壁机、粉碎机、计量秤等。桌子下几大纸箱瓶瓶罐罐,都是从全世界搜罗来的各种调味酱。张卢卡说,从去年到现在,他几乎尝遍了世界各地的辣酱,大约有一千多瓶。
在张卢卡看来,要符合外国人的餐饮习惯,同时保留本土特色,这是辣酱开发的难点,也是重点。为此,他和研发团队花了一年多时间做市场调研,还去了芝加哥全球最大的国际餐饮及酒店用品展览会、意大利的国际辣椒节、新墨西哥国际食品展览等展会,邀请外国食客们现场试吃,收集食客们的问卷调查和意见。通过不断的尝试、对比、调试、改良,张卢卡的辣酱慢慢有了自己的味道。
“手被辣红,眼睛被辣得掉泪,都是家常便饭。”从辣椒去蒂、切段开始,到腌制调味,一瓶酱的制作周期大概在一个月左右,其中每一道工序张卢卡都了如指掌。
虽然“泪点”满满,但这些泪显然没有白流,比如“用一斤的小米椒制作辣酱,放入的盐应为 6 克,糖应为 10 克”。这些精准的搭配比例都是他自己亲身实验,用一次次泪流满面得来的。
国际化与本土特色并存
经过一次次调研、改良,今年 5 月 1 日,ChinEAT 的辣酱正式在广交会上发布,一共推出四个系列:印有熊猫与竹子图案的川味豆瓣辣酱,印有兵马俑图案的陕味番茄辣酱,印有穿龙袍的皇帝和北京天坛图案的宫保辣酱,印有重庆山水、吊脚楼、过江索道与九宫格火锅图案的渝味麻辣酱。
那么,张卢卡大费周章捣鼓出来的辣酱,究竟与国内传统的辣酱有何区别?
“我尝一口就晓得它是我们川渝豆瓣酱的味道。”陈瑜是一个土生土长的重庆人,在她第一次她尝过 ChinEAT 川味豆瓣辣酱后这样说,“但是仔细回味后又会发现不同,相比通常的四川豆瓣酱,它的味道更温和一些,没有那么咸、辣,口感也更细腻,没有整颗的豆瓣。”
口感似是而非,吃法更是大相径庭。
传统的川渝豆瓣酱一般用来二次烹饪,比如炒菜,但是张卢卡的版本很简单,就像吃薯条蘸番茄酱一样,只要直接浇在食物上就行。
“我可以把中国的味道放在自己喜欢的东西上。”今年夏天,意大利姑娘茱莉亚第一次来到重庆,便对 ChinEAT的辣酱爱不释“口”。在四款辣酱中,她最喜欢的就是宫保辣酱:可以用宫保辣酱抹面包,拌意大利面,或者蘸炸鸡翅……这样的混搭真是既熟悉又新奇。
就这样,张卢卡用一罐罐辣酱,让越来越多的外国朋友爱上中国味道,也向全世界讲述着他的重庆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