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建成市公安局民生警务平台、试点打造24小时“无人便民服务点”、试点推广“学法减分”管理措施等
4月17日,重庆市公安局召开全市公安机关深化民生警务工作动员部署会,重庆日报记者从会上获悉,围绕群众“所急、所需、所盼”,重庆公安向市民承诺,年内完成10件民生实事,将大量传统公安业务向网上延伸、向线上拓展,确保民生警务带来的民生实惠更加充分、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10件民生实事主要包括:
建成市公安局民生警务平台。全面梳理公安政务服务事项,加快技术攻关和业务流程再造,实现与公安部“互联网+政务服务”、市政府网上办事大厅和“渝快办”等外部政务平台无缝对接,最大限度“便民、利警”,7月1日正式上线运行。
推行派出所窗口综合服务。整合部分户政、治安、出入境、交管等窗口服务业务,加快平台设计、业务对接和系统优化,实现派出所窗口服务“一窗综办、一网通办”和“一警多能”。6月1日在全市41个派出所开展综合服务试点,年底前在全市城区派出所和农村中心派出所全面推行。
建成区县反诈骗中心。加大人财物的支持保障力度,加快推进区县反诈骗中心和反诈骗专业队伍建设。4月底前完成中心建设,通过资源集约、力量集中、技术集成,不断增强区县公安机关防范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能力,全力遏制案件高发多发态势。
升级改造主城区智能交通系统。年底前初步建成一个城市交通“智慧大脑”和集成指挥、智能管控、互联网服务三个中心平台。规范统一智能交通系统数据格式、接口标准,细化明确建设边界,加强指导区县智能交通建设,确保全市智能交通系统无缝对接,实现系统集成、数据融合。
拓展车驾管服务社会化范围。打造集车驾管业务、违法处理、宣传教育于一体的社会服务站,进一步整合行政调解、人民调解、司法调解、保险行业调解等资源,构建多位一体的调解工作模式。建成200个车驾管业务及道路交通违法处理邮政代办点,其中乡村代办点不少于50%。全面推开自助体检、自助办证“一站式”服务,推动体检医院办理驾驶证业务,95个“警保联动”服务点和一类车驾管社会服务站协助办理补换驾驶证、提交身体条件证明等驾驶证业务。
试点打造24小时“无人便民服务点”。加大自助设施设备投入和业务流程智能化改造,综合考虑人流量、业务需求量、地理位置等因素,在主城商圈、高校集中区域和城市新区试点设立24小时警务在线无人便民服务点,全天候提供部分户政、车驾管、出入境业务服务。
试点推广“学法减分”管理措施。推出网上学法减分和参加交通安全公益活动减分平台,进一步优化参与方式、扩大参与范围。群众参加30分钟学习并考试合格,或参加1小时交通安全公益活动并达到要求的,可以减免1分,一个计分周期累计最高可减免6分。
窗口办证推行移动支付和邮政寄送服务。丰富支付载体、优化支付方式,年内全市所有公安窗口办理证照的收费,全部提供移动支付服务。建立警邮合作机制,企业群众在公安机关窗口办理的各类证照,可选择采用邮政寄送方式送达,最大限度为企业群众提供便利。
推行跨省居民身份证“全渝通办”。对在渝稳定就业、就学、居住,符合居民身份证异地受理条件的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户籍群众,可在市内任一公安派出所申请换领、补领居民身份证,实现跨省异地居民身份证“全渝通办”。
建成“平安乡村·智慧农家”乡村防控系统。在石柱县中益乡试点基础上,全面推进全市18个深度贫困乡镇“平安乡村·智慧农家”乡村防控系统建设,并关联拓展旅游宣传、农产品销售等脱贫应用功能,全力服务脱贫攻坚。6月30日前,建成并应用武隆区后坪乡“平安乡村·智慧农家”乡村防控系统,10月31日前,其余16个乡镇的乡村防控系统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
记者注意到,10件民生实事最大的特点就是用“互联网思维”改造传统业务流程,在回应民生需求的实践中实现公安工作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比如以前需要专门跑派出所或是车管所办理的业务,市民可以在“无人便民服务点”24小时办理,这种服务点今后也将在我市各大商圈或人流量大的区域出现。
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从今年开始,重庆公安将每年向社会推出10件民生实事,这既是服务理念的创新,也是服务方式的变革。
市公安局年内将完成的10件民生实事
◆建成市公安局民生警务平台
◆推行派出所窗口综合服务
◆建成区县反诈骗中心
◆升级改造主城区智能交通系统
◆拓展车驾管服务社会化范围
◆试点打造24小时“无人便民服务点”
◆试点推广“学法减分”管理措施
◆窗口办证推行移动支付和邮政寄送服务
◆推行跨省居民身份证“全渝通办”
◆建成“平安乡村·智慧农家”乡村防控系统
资料来源:市公安局
文|周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