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重庆因拼搏而美丽,新征程因奋斗而精彩。
1月21日上午,重庆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开幕会暨第一次全体会议举行,市长胡衡华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怎么看?关键是看出深意。
今年是现代化新重庆建设从全面部署到纵深推进的重要之年。2万多字的报告中,既有“渝跃行动”“渝西跨越计划”等新词,也有地区生产总值迈上3万亿元新台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6%等亮眼数据,还有对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系统部署,信息量很大。
这些信息量归纳起来,传递出一个强烈的信号:从“全面部署”到“纵深推进”,现代化新重庆建设方向更清晰、路径更精准,接下来或将在更深层次、关键领域、重要环节等方面有更多的行动。
▲1月21日,重庆市人民大礼堂,市六届人大二次会议隆重开幕。(记者 齐岚森 摄/视觉重庆)
01
由浅入深,一步一个脚印,这是干事创业重要的方法论。现代化新重庆建设同样如此。
过去的2023年,是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建设的起步之年。从新目标、新理念,再到新方法、新机制,新重庆作出了全面部署,令人耳目一新。
实践表明,一年来,现代化新重庆的美好蓝图一步步变为施工图、实景图,可圈可点。正如政府工作报告所说:“我们在困难中承压前行,在挑战中逆势而上,步伐走得很坚实、很有力量、很见神采、很显底气,成绩来之不易。”
这份成绩,是3400万重庆人民一起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每一个平凡的人,都作出了不平凡的贡献。
实际上,过去一年新重庆坚实步伐背后的一个个足迹,可以从数据中得到印证。
看经济指标,重庆地区生产总值迈上3万亿元新台阶、达到30145.79亿元、增长6.1%,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增长6.6%、4.3%、8.6%。主要指标符合预期、实现争先进位,重庆经济在波浪式发展中稳住了大盘,在承压前行中实现了螺旋式上升。
看发展态势,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为“一号工程”和全市工作总抓手总牵引,18条跨区域协作经验做法在全国推广,248个共建重大项目完成年度投资4138.4亿元;培育引进品牌首店469个,推动2000余家商贸企业上限升规;积极构建“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416”科技创新战略布局,新增12个国家级科创平台;建成口袋公园117个、山城步道107公里,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缩小至2.28∶1。
看改革开放,数字重庆建设重点能力总体形成,“渝快政”日活跃用户达到43万;市级机构改革有序展开,园区开发区改革全面推开,累计完成123项中央部署我市改革试点任务。西部陆海新通道通达全球120个国家和地区的490个港口,中欧班列(成渝)覆盖欧亚110个城市,新增国际友城和友好交流城市10个。
看发展质量,汽车产量升至全国第二,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50万辆;“新三样”出口增长1倍,汽车出口额增长51.9%;新建17个智能工厂、224个数字化车间;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从业人员超过34万人、主营业务收入增长近20%;绿色贷款余额超过6600亿元,气候投融资项目入库497个;实施226个城市更新试点示范项目,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4534万平方米、棚户区1.8万户。
……
换而言之,这份来之不易的成绩,为现代化新重庆建设向“纵深推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更加坚定了全市上下建设现代化新重庆的信心决心。
▲2023年12月7日,璧山区某公司生产基地,工人们正在组装车厢。(记者 崔力 摄/视觉重庆)
02
向纵深推进,深向何处?
从发展战略上看,如果说去年是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着眼全局的横向铺开,那么今年的纵向推进,就是要在更深层次、关键领域、重要环节等方面更进一步。
不难发现,政府工作报告在部署今年重点工作时,大体上就是要“纵深推进”这篇大文章。
比如在推进国家战略落地实施上,提出要“纵深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合力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去年重庆把双城经济圈建设作为“一号工程”和全市工作总抓手总牵引,推动战略共识不断深化、重大项目加快建设、重大改革持续推进、重大政策深入实施、重大平台优化提升,成效显著。
今年则用了较大篇幅部署推进“成渝中部地区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包括依托渝西地区谋划建设国际开放合作平台,提高交通、能源、水利综合保障能力,打造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和现代农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深化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双城经济圈市场一体化等改革,纵深推进毗邻地区合作平台建设,加强产业合作示范园区协作,持续优化成渝中部地区协同发展格局等。
再如在推进科技创新上,提出要“促进产业集聚、技术创新、融合发展,大力培育新质生产力”。重庆是制造重镇,制造业门类齐全、底蕴深厚、基础良好。去年6月,重庆召开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吹响了打造“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冲锋号,迭代升级制造业产业结构,助力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建设。
今年重庆在科技创新上的“纵深推进”,载体更明晰、抓手更具体:壮大制造业集群,实施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和招大引强行动,一体推进稳链强链、基础再造、能级跃升,持续优化产业布局,健全“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深化科技赋能,加快构建“416”科技创新战略布局,力争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55%;发展现代服务业,深化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完善“五型”国家物流枢纽功能……
此外,在稳投资促消费、数字重庆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等方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诸多举措,可谓是“深”意满满、干货多多。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现代化新重庆建设向“纵深推进”的强力度和快节奏。
▲西部陆海新通道首趟保税进口粮食直达专列抵渝。(记者 谢智强 摄/视觉重庆)
03
向纵深推进的深度,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战略与战术的质量。
实现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目标,任务重、挑战多、要求高,在向“纵深推进”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硬骨头、绊脚石,关键是要咬定目标不放松,细化工作颗粒度,奋发有为狠抓落实,奋力在深层次、关键领域、重要环节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牢牢把握稳进增效、除险固安、改革突破、惠民强企工作导向。与此前的“稳进增效、除险清患、改革求变、惠民有感”工作导向相比,表述上发生了明显变化,是纵深推进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的直观表现。
从“清患”变为“固安”,从“求变”变为“突破”,从“惠民有感”变为“惠民强企”,这意味着今年重庆在“固安”“突破”“强企”等方面,将会有更多实质性措施。
说一千道一万,所有的“深”意都要放在抓落实这个落脚点上来。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讲究工作推进的方法论,把握政策举措的时度效,保持奋发有为的好状态”。
具体来说,就是要进一步迭代升级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在发展中拼作风、拼干劲、拼决心、拼效率,大胆试、大胆闯,不“躺平”,注重从中观、微观层面找准工作切入点、突破口,打破思维定势,把宏观部署转化为可操作、可量化、可落地的一系列具体化、特色化的措施办法,努力让重庆发展的每一步都更出色、更出彩。
当现代化新重庆建设在“纵深推进”路上跑出新速度,积累加速度,我们有理由相信,重庆的未来将越来越好,人们的日子会越过越好。
文 | 方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