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部
  • 当前位置:首页 > 动态

重庆加快构建“近悦远来”人才生态

  • 重庆日报 2020-04-07 09:40

  重庆大力引进优秀人才

  2019年重庆新增高层次人才345名,引进各类紧缺急需人才7000余名,目前全市人才资源总量超过548万人。

  英才计划遴选人才规划

  计划5年遴选支持优秀科学家、名家名师、创新创业领军人才、技术技能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等高层次人才2000名、团队500个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效果

  培育科技型企业16918家、高新技术企业3141家,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4.8%和12.1%,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比提高到70.8%,科技进步贡献率58%

  服务人才具体举措

  推进人才安居工程,下达3万套人才公寓建设目标,已筹集人才公寓1.05万套,提供定向配租住房2.5万套。向21所高校、4个区县投放周转编制近4800个,畅通特殊人才职称评定“绿色通道”,353名特殊人才获得高级职称

  4月3日,记者从市委组织部了解到,据初步统计,2019年重庆新增高层次人才345名,引进各类紧缺急需人才7000余名,目前全市人才资源总量已超过548万人,为重庆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人才智力支撑。

  好政策

  带来更多获得感

  3月31日,拿着公司一季度的业绩报表,重庆山外山血液净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光勇的心头有底了。公司业绩逆势上扬,销售业绩同比增长80%,为下一轮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个业绩的取得,高光勇要感谢公司的营销总裁张新佳和他的团队。张新佳此前在上海工作,是国际血透第一品牌——德国费生尤斯公司的中国区营销总监。高光勇与他接触近10年,终于在去年底,把他从上海引进过来。

  “近年来,重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工作,人才政策越来越好,受益于优秀人才的加盟,我们公司也发展成为国内血透领域的龙头企业。”高光勇告诉记者。

  重庆市对人才的优待,高光勇本人就深有体会。凭着在业界的影响力,重庆市为高光勇开辟人才评价绿色通道,破格评定高级职称,获得评为国家级人才的机会。如今,高光勇是高级工程师、“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他也用自己的事例大力推介重庆的好政策,引进像张新佳这样的优秀人才来重庆创业。

  重庆在人才政策措施方面频频出招,不断以政策红利释放人才效应,激发创新活力。

  2019年,《重庆英才计划实施办法(试行)》实施,计划5年遴选支持优秀科学家、名家名师、创新创业领军人才、技术技能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等高层次人才2000名、团队500个。已评选出的首批389名重庆英才、95个团队,正在我市各领域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高规格成功举办2019重庆英才大会,180余名全球知名科学家、大学校长等重要嘉宾和1.5万余名优秀人才带着技术、成果、项目参会,36项活动场场人气满满。截至目前,签约引进紧缺急需优秀人才683名(其中博士211名)、项目248个,涉及资金647.7亿元,一大批人才、项目还在对接洽谈中。

  深入开展“百万英才兴重庆”活动,举办全球科学家高峰会,开展“千名博士重庆行”“民营企业引才服务月”等活动140余场次,人才集聚步伐进一步加快。

  好平台

  让事业发展更精彩

  前不久,重庆英才·创新领军人才、重庆医科大学感染性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研究员陈娟,与同事应急攻关“新冠病毒IgM和IgG抗体检测试剂盒”项目,仅用40天就成功研制出化学发光法新冠病毒抗体检测产品,并获批上市。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重庆坚持筑巢引凤和引凤筑巢相结合,全力拓展引才育才平台,让陈娟等优秀人才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

  注重内育外引、开放合作、内涵发展,推动教育由规模型向质量型、普及型向提高型转变,增强教育服务经济社会能力。重庆市政府与教育部签署《共同加快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意见》和“职教20条”备忘录,部市共建全国首个中外人文交流及法律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学院实现招生,在校研究生313名。与北京大学、同济大学等6所国内知名高校联合举办人工智能、微电子、软件等6个二级学院,新引进国外高校来渝合作办学项目6个。新增10个ESI学科排名前1%学科,10所高职院校入选国家“双高计划”。

  加大创新支持力度,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推动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不断积蓄经济发展新动能。获批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获得国家科技奖励12项,其中一等奖3项,获奖数量和级别实现历史性突破。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和区域创新能力排名由全国第8位提升到第7位、保持西部第一,首次入围全球城市创新集群100强。新增2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获批建设国家应用数学中心,累计引进知名高校、科研机构、企业来渝建设新型研发机构65个。培育科技型企业16918家、高新技术企业3141家,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4.8%和12.1%,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比提高到70.8%,科技进步贡献率58%。加快推进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打造6个环大学创新生态圈,累计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新型孵化平台390家(其中国家级86家),在孵企业8200余家。

  好环境

  让“近者悦、远者来”

  “环境不错,我很满意!”日前,来自南京的华为重庆DevCloud创新中心总经理程国春,拎包入住渝北仙桃数据谷龙湖冠寓后,对居住条件赞不绝口。公寓装修设计有品位、配套服务很贴心,程国春感受到了家的温馨。

  为给人才提供优质的住宿保障,重庆大力推进人才安居工程,下达3万套人才公寓建设目标,已筹集人才公寓1.05万套,提供定向配租住房2.5万套。

  重庆在编制岗位管理、职称评审、绩效激励等方面也大力放权松绑,出台“1+10”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实施方案,向21所高校、4个区县投放周转编制近4800个,畅通特殊人才职称评定“绿色通道”,353名特殊人才获得高级职称。

  此外,重庆强化创新创业金融支持,知识价值信用贷款改革试点扩大至33个区县,2118家科技型企业获得贷款66亿元;种子、天使、风投引导基金参股组建子基金总规模达221.97亿元。推出“人才贷”及相关金融服务,为人才提供最高100万元免抵押、免担保、基准利率的创业贷款,500万元的知识价值信用贷款,发放“重庆英才”金融卡137张、贷款300余万元。国际化医院达7家,国际学生接收学校(中小学)达46所。全面建成市、区县两级“一站式”人才服务平台,累计发放市级人才服务证940张,为高层次人才提供医疗、子女入学等便捷服务1.8万余人次、满意率达99%,人才生态环境更趋优良。

  当前,重庆正以“重庆英才”为统揽,加快构建“近悦远来”人才生态,真正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文|陈国栋

编辑:陈怡璇
Copyright © 2012-2025 CQTODAY Media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
今日重庆传媒集团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渝ICP备12000991号-1 渝公网安备:5001030200064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90002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3-63891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