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9月21日,由重庆中欧班列运营公司——渝新欧主要承办的新丝路物流论坛,在德国北威州杜伊斯堡市成功举办。
200多位中德政商界人士、学者、行业代表等围绕主题“新丝路物流的绿色和可持续发展”探讨中德物流业的共同发展。
现场嘉宾表示,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之际举办新丝路物流论坛恰逢其时,国际物流产业的发展对于保障全球供应链的高效与安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德、中欧之间物流基础设施和服务的完善,将为双方互利共赢合作注入持久动力。
重庆中欧班列已累计开行近1.4万列
重庆,区位优势独特,是中国西部的“开放之城”。
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长江黄金水道等多条国际物流大通道在此交汇,形成“东南西北四向齐发”的开放通道格局。重庆不仅是中国西部唯一集铁、公、水、空运输方式于一体的超特大城市,也是唯一致力打造陆港型、港口型、空港型、生产服务型、商贸服务型的“五型”国家物流枢纽和中欧班列5大集结中心示范城市。
德国杜伊斯堡,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一端,是重庆渝新欧班列的终点站。2011年3月19日,首趟“渝新欧”班列的运行,拉开了重庆与德国经贸友好合作的序幕。
“中欧班列的跨越式发展是中德中欧合作不断走深走实的一个例证。”中国驻杜塞尔多夫总领事杜春国说,国际物流产业的发展对于保障全球供应链的高效与安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德中欧之间物流基础设施和服务的完善,将为双方互利共赢合作注入持久动力。
重庆市人民政府口岸和物流办公室主任杨琳在论坛上表示,重庆是最早开行中欧班列的城市,经过十多年发展,重庆中欧班列已累计开行近1.4万列、运输箱量超过100万标箱。
“中欧班列架起的,不止是重庆推动内陆开放高地建设、对外互联互通的“大桥梁”,也是重庆与德国、与各国之间的‘机遇之桥’‘ 繁荣之桥’’友谊之桥’,是重庆与杜伊斯堡合作共赢的最好见证。”杨琳说道。
双向奔赴共绘协同发展新蓝图
据渝新欧(重庆)物流有限公司监事长周树林介绍,近年来,中欧班列(渝新欧)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驰而不息,国际班列稳定开行,十年间货运总量增长超46倍,货源品类也由单一笔电产品拓展至如今超万种。
“中欧班列累计带动重庆外贸进出口额近8000亿元,撬动汽车、电子信息两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发展壮大,促进国际运邮、奶粉和药品进口等业态落地发展,铁路口岸周边集聚相关企业近4000家。”周树林表示,渝新欧现已累计运输笔电产品货值超1800亿元、汽车整车及零配件货值超600亿元。
展望未来,周树林也给出三点建议:
——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基础,携手共建中欧班列通道。
包括协同建立更广范围适用及更科学的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指标,以衡量及规范行业发展,提升班列发展质量和市场化运营;针对运输过程中存在的经济、治安、运维、管理和自然等多种风险进行识别,共同构建中欧班列安全运输制度保障等。
——以中欧班列通道为载体,推动亚欧经贸协同发展。
探索通过交换共享、租赁、资源共用等方式实现海外仓共建共享模式,盘活资源,实现可持续共同发展;寻找中欧两地产业发展契合点,并以中欧班列通道为载体,保障亚欧双向货源组织,深化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合作。
——充分发挥重庆作为“世界中转站”的作用,利用好重庆铁公水空交通枢纽集聚优势,推动亚欧地区交通、物流、商贸和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实现通道带物流、物流带经贸、经贸带产业的良性循环发展。
记者 董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