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部
  • 当前位置:首页 > 动态

重庆有座“农业硅谷” 藏着现代山地农业的智慧实践

  • 新华网客户端 2023-09-21 11:20

  “丰收节”前夕,走进有重庆“农业硅谷”之称的重庆现代农业高科技园区(以下简称:园区),丘陵山地智能农机、鱼菜共生AI工厂、小型智慧化出菇棚等现代农业新技术、新场景,让人目不暇接。作为重庆现代山地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策源地”“样板田”,近年来,园区通过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加快科技成果向农业生产力的落地转化,许多突破性成果已经在农业生产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为传统农业插上智慧的“翅膀”,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探索出丘陵山区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路。

  重庆现代农业高科技园区占地1200余亩,是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科研工作集中展示的平台,作物品种超1000种。100多位科研人员驻守在此,开展品种选育、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等工作。

  在园区内一片金灿灿的水稻田里,采用无人机淹水直播技术栽种的“神9优28”杂交水稻正处于收获环节。“神9优28”在长江下游国家审定米质达到一级,在重庆、广西等地审定均达到二级,近70%的整精米率,比一般稻谷高10%,并且透明度高,商品性好,深受种植户和稻米经销商欢迎。该品种具有重金属低积累特性,连续两年进入重庆市镉低积累水稻品种名录。

  据介绍,为解决重庆丘陵山地机械化种植水稻难度大,防治杂草的除草剂用量大等问题,重庆市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研究员李贤勇带领团队从全国各地搜集到近万份资源材料,选出能够在淹水条件下正常发芽的资源材料或者亲本,进而配组耐淹水新品种。“不育秧、不移栽,种子浸泡后直接撒播到田里,保持3厘米水层,15天左右秧苗就可以露出水面。”李贤勇介绍。

  园区内的一段斜坡上,由重庆市农科院研发的“TS6000电动无人驾驶多功能作业车”在工作人员遥控下,在30度左右的坡地上行动自如,还可以实现原地转向。据介绍,这是国内研发的首款采用全电力驱动的小型轮式无人驾驶农机,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节能环保等特点,挂载不同作业机具后,可实现播种、植保、耕地等多功能作业。

  “该车采用遥控和卫星导航两种无人驾驶操控模式,非常适合在重庆丘陵山地等各种地形地貌中作业,可以大幅提高丘陵山地农业生产作业效率,减轻劳动强度。”重庆市农科院粮油机械创新团队高级工程师李平介绍。目前,这款无人驾驶多功能作业车已在九龙坡、江津等地推广应用。

  数十个现代集约化养殖池上方,轨道式机器人穿梭而过,向池中自动投喂饵料,抢食的鱼儿溅起阵阵水花;养殖池另一侧,潮汐式育苗智能物流系统运转不休,一盘盘有机种植的绿色蔬菜在传送带上有序流转……这是走进园区内“鱼菜共生AI工厂”看到的真实一幕。

  工厂里,种菜这一体力活儿、养鱼这一技术活儿,都通过AI“一手包办”。工厂运用机器视觉、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突破了饵料精准投喂、病虫害智能诊断、能耗自适应调节等关键核心技术,研制了蔬菜物流栽培系统、工厂化循环水养鱼系统等成套智能作业装备,实现了从“一粒种子到一棵蔬菜”“一颗鱼卵到一条成鱼”的全程智能化生产作业。目前,在农科院的技术支持下,梁平区鱼菜共生数字工厂也已建成投产。

  园区内还有一条长达数百米的沟渠,沟渠内水流潺潺,卵石间的空隙生长着各种水生植物,盛开的花朵点缀其中。这条沟渠不仅是园区内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更是一条净化水质、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安全线”。据介绍,生态沟渠所在的位置是整个园区的最低点,雨水、灌溉水都会汇聚于此。重庆市农科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的科研人员通过在沟渠内搭配不同水生植物,有效吸收拦截了水体中多余的养分,经过净化的水又可以实现循环利用,作为园区内其他田块的灌溉水源。

  据介绍,这座用数字科技打造的“农业硅谷”,今后不仅将成为重庆现代山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供给源”,还将举办各类科普、研学活动,让更多市民走近和了解现代农业,实地感受农业科技的魅力,传播农业科学知识。

  文丨韩梦霖 刘文静

编辑:陈怡璇
Copyright © 2012-2024 CQTODAY Media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
今日重庆传媒集团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渝ICP备12000991号-1 渝公网安备:5001030200064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90002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3-63891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