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部
  • 当前位置:首页 > 巴渝论见

西部金融中心建设提速,释放重大信号

  • 重庆瞭望 2023-08-31 10:02

  巴山蜀水三千年,一艘现代金融巨轮正扬帆起航。

  8月30日上午,支持重庆打造西部金融中心助力现代化新重庆建设金融系统座谈会在北京举行。西部金融中心建设提档升级来到全新高度。

  重庆战略地位重要,区位优势突出,发展势头良好,建设西部金融中心有基础、有条件、有潜力。

  毫无疑问,众星拱月之下,西部金融中心建设将迎来更新更大的浪潮。勇立潮头之上,我们更要坚定信念,必须对西部金融中心建设有更深刻的了解。为什么要在重庆建设西部金融中心?建设西部金融中心对于重庆有何意义?西部金融中心的未来宏图会是什么样?

  01

  重庆建设西部金融中心有历史必然,是国家战略选择,也是产业升级需求。

  能够有一个辐射周边地区、全国乃至全球的金融中心,对城市能级的提升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谁能够坐拥金融核心地位,谁就能够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占据主导核心地位。

  中国传统金融中心以上海、香港、北京、深圳为核心,也是中国经济最具有活力的几个地区,但是,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下,目前东部金融中心存在两大问题需要正视。第一,安全性单一,战略纵深薄弱;其次,西部缺乏金融中心带动,东西部经济差距仍然较大。

  中国广阔的内陆腹地也需要一个新的金融中心,同时兼具安全备份与带动西部发展的双重作用。

  重庆,无论是从战略区位还是辐射西部,都是最佳选择,有着历史必然性。

  重庆作为中西部地区唯一直辖市、国家重要中心城市、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核心城市、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向北连通“一带一路”、向南成为东南亚新通道、向西向东辐射广阔的内陆腹地。

  金融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变量,金融越发达,资金流动速度越快,企业运转才能更顺滑,产业发展才能有乘数效应,经济发展才能更快壮大。

  重庆正立足现有基础,放大特色优势,推动制造业形成上下游协作、高中低端协同的融合集群发展,培育高能级的“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

  这些产业亟需金融活水滋润,引发乘数效应,刺激产业快速迭代。

  金融服务企业,可以有效拓展企业融资渠道,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金融服务产业,可建设 “产科金”服务平台,有效形成产业集群效应,打造产业科创高地;金融服务重庆,未来,可对标世界银行标准,面向东亚和东南亚、南亚,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欧陆新金融核心。

  同时,重庆还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第一城,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在重庆有大力发展土壤。

  02

  重庆建设西部金融中心开局良好,百舸争流,千帆竞发。

  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等重大战略机遇陆续落地,“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挨个铺开,无论是产业金融、贸易金融还是绿色金融、普惠金融,都催促着重庆西部金融中心建设要更加把劲、提把速。

  近年来,重庆统筹推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等重大任务,西部金融中心建设实现了良好开局。

  产业金融上,搭建科创企业全样本的银企对接平台。人民银行重庆分行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重庆地区金融机构推送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超过5万家;积极支持企业登陆资本市场,上半年新增上市企业数和首发融资额均居西部第一。至今年6月末,重庆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4%,比上年同期高出4.6个百分点。其中汽车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分别增长39.6%、49.9%。

  贸易金融上,重庆市金融监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7月,中新金融合作跨境融资超200亿美元,带动中西部10省区赴新融资65亿美元,跨境人民币结算量突破3000亿元、保持中西部第一。组建西部陆海新通道金融服务联合体,形成覆盖新通道全域的金融服务网络体系。落实自贸金融改革创新试点任务,发行全国首笔点心债,创新信保白名单融资、铁路电子提单质押融资等一批跨境金融创新首笔首单。

  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上,依托“长江渝融通”货币信贷大数据系统和“长江绿融通”绿色金融大数据系统,搭建重大建设项目、制造业、科技创新、绿色低碳、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债券融资项目对接平台。人民银行重庆分行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重庆金融机构累计运用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资金482亿元,同比增长22.8%,惠及市场主体6.6万户。

  在多个金融资本细分市场,重庆开始名列前茅。

  消费金融公司整体业务规模全国第一,小贷公司实收资本、贷款余额全国第一,金融租赁企业数量西部第一,保险法人机构数量西部第一,今年上半年新增境内上市企业数量西部第一。

  重庆建设西部金融中心对西部地区带动作用明显。

  多式联运“一单制”等创新性金融服务在西部陆海新通道中的推开,减少货物运输换单环节,沿线省市参与通道物流效率得到极大提升。重庆市金融监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重庆市金融机构已累计为西部陆海新通道基础设施项目、贸易物流企业发放贷款近5000亿元。

  西部金融中心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助推更大。

  重庆四川国资携手,双城信用增进公司快速推进,川渝地区国有企业和优质民营企业债券融资将获得更大支持。人民银行成都分行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4月末,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各项贷款余额达14.3万亿元,同比增长12.9%,高于全国2.0个百分点;川渝两地金融机构累计对川渝合作共建重大项目授信9953亿元,今年年初以来累计发放贷款765亿元。

  江北区、渝中区、南岸区作为重庆金融核心承载区,摩天大楼拔地而起,境内外大型银行、保险、证券、法律机构密集入驻,国企央企金控集团区域总部集群效应凸显,“上有江北嘴,下有陆家嘴”不是梦。

  03

  重庆建设西部金融中心,百尺竿头,需要更进一步。

  不过,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重庆距离西部金融中心仍然有不小的差距,包括金融机制不畅、核心基础设施较差、全国影响力金融总部欠缺、跨境资本配置能力不强、高端金融人才欠缺等问题突出。

  《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规划》中提出了两个阶段战略目标,2025年西部金融中心初步建成。金融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格局初步形成,基本建成中国(西部)金融科技发展高地。2035年,形成支撑区域产业发展、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西部陆海贸易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内陆金融开放服务体系。

  无论是西部金融科技发展高地,还是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两个阶段战略目标并不简单,这不仅需要重庆发力,也需要中央助推。

  重庆发力,大力实施“智融惠畅”工程。

  “智融惠畅”是西部金融中心建设的系统抓手,将有效提升金融集聚辐射、服务实体经济、金融数智创新、金融开放引领、金融风险防控等能力。

  智,是数字赋能科技驱动。

  利用大数据、数字化、云计算、AI大模型等新兴技术,能够有效突破地域限制、行业壁垒,让金融数字化智能化变得更加“聪明”。比如,建设银行将参与“数字重庆”建设,推动提升“渝快办”平台服务支撑能力;再保险集团则会在渝构建“金融+科技+服务”的现代化灾害风险治理生态样板。

  融,是服务实体服务大局。

  服务经济是金融的天职,支持现代产业体系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是建设西部金融中心的发力点。比如,中国工商银行发挥“新市场特色支行”等专属金融服务机构作用,为先进制造业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机构,加大对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智能装备制造等产业的综合授信支持。

  惠,是普惠价值共同富裕。

  金融普惠助力乡村振兴,推动小微企业减负轻装前行,更是社会经济长效健康发展的根本,也是达成共同富裕目标的要求。比如,中国农业银行创新“乡村人居贷”“土地整治贷”特色农村产品;中国建设银行利用建信住房租赁基金支点效应,支持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和供给。

  畅,是运行顺畅提质增效。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血脉运行通畅,消解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群众生活的“痛点”“堵点”梗阻,提质增效。比如,可继续积极探索国际铁路联运和铁海联运“一单制”融资模式;打通“重庆—新加坡”跨境融资对接通道,促进中新资本市场互联互通。

  中央助推,需要同题共答、同向发力。

  作为金融系统最直接监管机构,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对重庆建设西部金融中心,将携手同向发力,引导优质金融要素集聚,促进金融业差异化发展,努力打造央地金融监管协同典范。

  央行重点放在全力支持国家战略纵深推进,深化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合作。重庆立足西部面向欧陆东南亚、南亚的国际金融或将迎来新催化,西部发展银行纳入探索议程,重庆企业债券融资成本将进一步降低。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提及引导优质金融要素集聚,促进金融业差异化发展,打造央地金融监管协同典范。作为金融机构的直接监管,金融总部落地重庆有了更大想象空间。

  证监会则是推动提高重庆地区上市公司质量,健全金融要素市场体系。重庆区域交易所、本地要素市场体系升级成为可能,本地企业将迎来上市快速发展历史机遇。

  央地合作,同向发力,21家全国大型金融机构,与重庆战略签约,将为重庆带来多少增量资金、引入多少创新资本,留存重庆、建设重庆,期待值已经拉满。唯实争先,助力重庆金融业发展能级和综合竞争力整体性跃升,更多具有辨识度、标志性的西部金融中心建设成果已经在路上。

  万里征程风正劲,千钧重任再扬帆,重庆巨轮,笛声嘹亮。

  文丨周松清

编辑:陈怡璇
Copyright © 2012-2024 CQTODAY Media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
今日重庆传媒集团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渝ICP备12000991号-1 渝公网安备:5001030200064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90002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3-63891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