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部
  • 当前位置:首页 > 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 全面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重庆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勇当内陆探路先锋 实现改革开放能级大幅跃升——相关市级部门、区县负责人谈高质量干好市委“一号工程”⑤

  • 重庆日报 2023-02-03 09:41

2月2日,重庆港主城港区果园作业区重大件码头,起重能力达1000吨的“钢铁巨人”屹立在长江边(记者 张锦辉 摄/视觉重庆)

  到2027年

  ■重庆营商环境达到国内一流水平

  ■国有企业创新能力和服务重大战略能力大幅提升

  ■民营经济持续发展壮大,力争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62%

  ■西部陆海新通道货运量、货运值年均保持15%以上增速

  ■进出口总额突破万亿元大关,达到1.1万亿元

  ■实际使用外资年均增长10%

  ■改革开放能级大幅跃升,发展活力得到充分激发

  主持人:

  本报记者 吴刚 黄光红 杨骏 黄乔

  嘉宾:

  市司法局党委书记、局长 种及灵

  市政府口岸物流办主任 巴川江

  市工商联党组书记 张洪斌

  江津区委书记 李应兰

  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 范立新

  市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 石继东

  重庆市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工作推进大会提出,要“勇当内陆省份改革开放探路先锋”“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大力推进更高水平改革开放,深化重点领域改革,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质量”,实现改革开放能级大幅跃升。

  按照规划,到2027年,重庆营商环境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国有企业创新能力和服务重大战略能力大幅提升;民营经济持续发展壮大,力争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62%;西部陆海新通道货运量、货运值年均保持15%以上增速;进出口总额突破万亿元大关,达到1.1万亿元;实际使用外资年均增长10%,改革开放能级大幅跃升,发展活力得到充分激发。

  为实现上述目标,相关市级部门、区县该如何积极作为?

  构建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推动改革开放能级大幅跃升离不开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市司法局党委书记、局长种及灵表示,下一步,市司法局将着力优化“三大环境”,努力推动构建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一是着力营造系统完备公开透明的制度环境。加快推动出台专利促进与保护条例等相关法规规章,严格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和备案审查,强化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刚性约束,坚决破除“玻璃门”“旋转门”等隐形制度壁垒。

  二是着力营造严格规范公正文明的执法环境。聚焦执法人员、执法事项、执法行为“三个规范”,强化市区(县)乡三级行政执法协调监督体系建设,推进完善基层综合执法体制机制,推动市级执法部门普遍建立行政处罚裁量基准,优化升级“行政执法信息和监督网络平台”,持续推进川渝“跨界+联合”执法新模式,开展涉企行政执法专项监督检查,不断提高市场主体的获得感、满意度、认同感。

  三是着力营造优质专业高效便捷的法律服务环境。高标准打造重庆中央法务区、西部金融法律服务中心,深入实施中小法律服务机构专业化特色化发展计划,积极推进港澳律所联营试点,不断提升法律服务水平。

  将中欧班列(成渝)打造成“一号工程”明星项目

  “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背景下,川渝两地口岸物流协同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市政府口岸物流办主任巴川江表示,下一步,重庆口岸物流系统将以西部陆海新通道为引领,持续深化口岸物流全领域协同、全方位合作。

  首先,要继续发挥好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作用。重庆将尽快出台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五年行动计划,加强海外仓布局及建设,常态化发布通道发展指数。

  其次,要打造中欧班列(成渝)第一品牌,力争全年开行超5000列。两地将落实成渝中欧班列“三步走”合作计划,将中欧班列(成渝)打造成为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一号工程”的明星项目。

  同时,重庆将着力提升长江黄金水道航运效能。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加快智慧长江物流工程二期建设;持续优化沪渝直达快线运营效率;加强与四川宜宾、广安等港口合作,推进我市枢纽港在四川布局“无水港”。

  此外,重庆将巩固国际航空枢纽地位。具体包括:全力恢复国际客运航线,构建通达全球重要经济城市和主要航空枢纽的航线网络;积极拓展国际货运网络,建设“强化亚太、巩固欧美”的航空货运大通道等。

  推动民营经济在深化改革中走上更广舞台

  在市工商联党组书记张洪斌看来,要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62%”的目标,关键要靠改革开放。“民营经济是在改革开放中成长壮大的,也将在深化改革中走向更宽广的舞台。”他表示,市工商联将在积极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全市发展大局中,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改革,最本质的要求是创新。张洪斌说,未来,他们将搭建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协同培育创新型企业,开展民营企业“龙头引领”行动,实施“育种”“扶苗”“强树”计划。

  聚焦“数字化”。市工商联将开展“渝商数字行”和“渝商数字训练营”活动,实施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行动。

  在推动绿色转型上拓展新空间。市工商联将强化民营企业绿色低碳服务,积极创建绿色工厂、绿色车间,引导民营企业绿色化生产;引导民营企业投身绿色低碳产业,推动传统高耗能行业转型升级,实现腾笼换鸟、凤凰涅槃。

  做强东盟进口农副产品冷链特色产业链

  江津是西部陆海新通道在重庆的主枢纽之一。江津区委书记李应兰介绍,要实现改革开放能级大幅跃升,江津要立足自身区位优势,主要从三个方面发力。

  首先,建好西部陆海新通道重庆主枢纽。江津将完善行政审批,优化营商环境,促进人流、物流、经济流聚集;以大手笔定位和建设珞璜临港产业城对外开放新城区,促进港产城人有机融合、相互赋能。

  其次,做强东盟进口农副产品冷链特色产业链。以珞璜冷链物流主枢纽为主、双福冷链农副产品分销中心为辅,将江津建成全市重要的东盟进口冷链集散分拨中心及生活服务基地;推动东盟海鲜、稻米、水果等优势产品实现大规模进口,并快速销往全市及四川等周边省区市,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全球采购、全球生产、全球销售”产业格局雏形形成。

  第三,全力推动开放产业发展。主要举措包括:发挥“西部陆海新通道+RCEP”叠加效应,巩固传统优势外贸产业,推动江津汽摩及其零配件、农机等优势产品出口东盟;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鼓励外向型企业开拓市场,加强海外仓布局建设;组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江津—泸州)开放通道互联互通活动,强化与广西防城港、钦州等友好城市跨区域合作,借助西洽会、进博会等高端展会平台拓宽合作渠道;支持龙头企业抱团出海,推动外贸产业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移动,打造一批出口品牌。

  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推进改革开放

  “重庆地处‘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上,肩负着引领带动西部地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重任。”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范立新认为,要实现改革开放能级大幅跃升,就必须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让巴渝大地处处涌动改革热潮,以自信坚定的开放姿态拥抱世界。

  首先,要以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为抓手,增强内生发展新动力。以建设一流数字政府为牵引推进数字化变革,打造一批精品应用场景,加快构建数据基础制度体系;深化财税金融、投融资体制、科技创新体制等重点领域改革攻坚;推进国企改革提效增能,加快存量资产盘活利用。

  其次,要以营造一流营商环境为保障。深化“放管服”改革,扎实推进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建设,推出更多利企便民改革举措,持续提升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创新环境和要素保障环境;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深入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加快构建高标准市场体系。

  通道,是开放的基础之一。我市将优化物流组织体系,优化通道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系统集成,形成多渠道、强枢纽、低成本、高效率的现代物流体系,并实现西部陆海新通道与中欧班列、长江黄金水道、国际航空网络无缝对接。

  开放,最终要落实到经贸合作和相互投资上。为此,我市将以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质量为驱动,打造交流合作新亮点。接下来,我市将高质量实施RCEP行动计划,启动实施推动中新互联互通项目走深走实三年行动计划,推动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加快实施外贸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大力推动高水平开发开放。

  对标世界一流企业,建设一批现代新国企

  围绕“国有企业创新能力和服务重大战略能力大幅提升”这一目标,市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石继东表示,市国资委将大力推动国有资本向主业集中、向优势企业集中、向实体经济集中,推动国有资本布局结构调整从整体上实现战略性突破;整合国资基金,盘活存量资产,加大产业投资和重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抓好产业数字化标杆、数字产业化培育、数字化管控提升“三大工程”,以科技创新、数字化变革催生国有经济新的发展动能。

  同时,市国资委还将以对标培育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为引领,在完善公司治理、激发企业活力、深化科技创新等方面推出更多务实举措,着力建设一批现代新国企;将以更大力度加强央地国企合作、川渝国企协作、市和区县国企联动,支持民企参与国企改革,重点打造“央企重庆行”品牌;持续开展“川渝国企行”活动,推动“大产业”“大投资”“大项目”落地实施。

  石继东表示,今年,市国资系统将紧紧围绕强化国有企业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领域的战略引领功能、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战略支撑功能、在公共服务领域的战略保障功能,突出功能重塑、优势重塑、体制机制重塑,统筹抓好优化布局、完善治理、市场机制等各项工作,推动国有企业在融入和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上形成更多标志性成果。

  专家解读>>>

  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彭曦:

  提升改革开放能级 寻求4个突破

  重庆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为市委“一号工程”和全市工作总抓手总牵引,一个重要方面是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向改革要动力、向开放要活力,实现改革开放能级的大幅跃升。

  双城经济圈建设三年多来,重庆改革开放按下了“快进键”:自贸试验区151项改革试点任务全面落地,中新互联互通项目、中欧班列(成渝)、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开放平台溢出效应渐显,进出口外贸稳居中西部前列。

  然而,与粤港澳大湾区等沿海经济圈相比,双城经济圈的改革开放能级仍有较大差距。在理念上,广东秉承“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和勇气,始终走在改革开放前沿,成为全国经济发展排头兵;在体量上,广东是名副其实的“外贸强省”,进出口总额占全国近四分之一;粤港澳大湾区外贸进出口总值约16万亿元,而川渝两省市不到2万亿元,在量级上的差距较为明显。

  因此,重庆要实现改革开放能级的大幅跃升,就得加快补齐短板、迎头赶上,建议重点在以下四个方面寻求突破:

  加快改革与制度创新。转变思维,由“不合格假定”变为“合格假定”,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提升政府效能,扎实推进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建设。提升制度创新的集成度和精准度,采用政策运用体系、审批模块体系、数据平台体系、风险防控体系等体系化的改革措施,便于向更广区域复制推广。

  提升市场准入的便利化和自由化水平。以实施“一号工程”为契机,对标国际经贸规则,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积极争取全面放开一般制造业和服务业等竞争性领域,有序扩大证券、银行、保险等领域开放;在有效防控风险前提下,深化旅游、医疗健康、教育、文化娱乐等重点领域改革,分类放宽准入限制、促进消除行政壁垒;培育发展离岸金融、离岸贸易等业态,推动形成更全面、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打通要素自由流动的“肠梗阻”。在全球贸易和投资规则重构的大背景下,要加快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内外要素能够通过市场机制合理配置,其中最为关键的是人、货物、资本和科技资源的自由流动。集中力量解决中高级生产要素集聚与培育能力的问题,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联动效应,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

  提速打造内陆开放门户。推动重庆自贸试验区、两江新区、重庆高新区、中新互联互通项目等各类开放平台协同一体化融合发展,建立健全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长江黄金水道沿线口岸多式联运合作机制,更好地在西部地区带头开放、带动开放,更好地服务全国发展大局。

  记者程正龙整理

编辑:陈怡璇
Copyright © 2012-2024 CQTODAY Media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
今日重庆传媒集团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渝ICP备12000991号-1 渝公网安备:5001030200064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90002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3-63891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