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角微微一提,双目好似弯月。隆毅的单眼皮清澈透亮,隔着面屏和护目镜,依然令人感受到眸间流露的真诚,让患者心安。
作为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第一批支援湖北医疗队的成员,隆毅可谓是马不停蹄赶赴抗疫一线。大年三十,在南京进修学习,已经几个月没有归家的隆毅,飞机刚落地重庆,便在微信群看到医院即将组建医疗队前往湖北开展新型冠状病毒防控工作的通知。去,还是不去,他陷入思忖:自己是家里的顶梁柱,而疫区情况异常复杂……正在内心默默斗争的时候,爱人突然说:“你想去吗?要是我的话,还是想去帮帮忙的。”不再犹豫,隆毅递上了请战书。
1月26日,隆毅随医疗队乘飞机驰援孝感
一、“出来都是战士” ,笑容是最温柔的“武器”
抗疫的最前沿,战事激烈。隆毅在ICU(重症监护科)工作多年,收治的患者大都重疾缠身,他也因此与许多类型的疾病对过招。但新冠病毒,传染性如此之强的,他还是第一次遇到。
作为一名医生,隆毅与疾病正面交锋,获取患者的信赖,是共同抗疫的基础;作为医疗队的健康监测员,他每日与队员们沟通,因为,只有做好了心理调节,医护人员才有强大的内心驱除干扰,投身到没有硝烟却十分危险的战场。
一面是消融隔阂与距离,一面是增强信心与勇气。破冰,隆毅以笑容为“武器”。
隆毅与患者沟通
一次安抚沟通不畅的 那就多聊一会
孝感中心医院,一位70多岁的爷爷因病情恶化转入隆毅诊治的病区,他表现得很焦躁。疾病的笼罩下,患者往往是脆弱的,哪怕小小的不如意也会造成情绪上较大的波动,而一个人情绪的不稳定,不仅有碍于自身的治疗,还会接连影响其他的病友。必须尽快让老人得到安抚。
闻讯赶来的隆毅先听了护士汇报的情况,并没有着急去劝阻老人喘气间的喋喋不休,而是静下心来倾听,方言里反复强调的究竟是什么。原来,是洗漱的脸盘没有带来,而老人大有见不着脸盆不罢休的架势。弄清了原委,隆毅哭笑不得。但他知道,病人情绪的失控,并不单为一个盆,隐藏其后,是对病情巨大的惶恐,是对医护人员的陌生。那么,解铃还须系铃人。
隆毅与同事讨论患者病情
“您的盆子在那边,我们知道了。”隆毅当着患者的面,拨通了其它病区的电话。“联系好了,盆子一会儿就送来。”交代完毕,隆毅并没有要走的意思,他还想跟老人多聊一会儿。“您看,盆的事,我给您落实了,现在最重要的还是治疗,是不?”老人将信将疑,但他听得出,这位医生脾气好,说话的时候,语气温和,眼角还带着笑。见老人安静了些,隆毅继续说道:“您得配合我们,盆的事情都安排好了,其它合理的要求,我们也会尽量满足的。”诓小孩一般,病房逐渐恢复了秩序,而后续的诊疗,老人也变得很配合。因为,他知道,这群捂着厚厚的防护服、忙得团团转的人原来那么在意他,是真心诚意来帮助他,而对此最好的报答,就是尽快康复。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第一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合影(右八为隆毅)
一则笑话解决不了的 那就再来一段
隆毅爱笑,随和,人缘好,担任医疗队的健康监测员再合适不过。初到孝感的那几天,面对陌生的医疗环境与严峻的疫情,虽说大家早有心理准备,但毕竟都是临阵磨枪上战场,医疗队又以女同事居多,恐惧与担忧实乃人之常情。
“孝感比重庆冷,穿厚些。”“有志愿者送草莓,挺甜的,尝了没?”“头痛好点了吗?”家长里短的问候是隆毅每日的必修课,他得从言谈举止的细节中观察队员们的健康状况,寻常的一问一答温暖了身处异乡的战友,“我会在群里讲讲笑话,在院子里碰到也会逗一逗大家。焦虑的时候转移注意力,心情放松了,工作才不会觉得压抑。”
隆毅在查房
狭路相逢勇者胜!对新冠肺炎的治疗,医护人员必须先得有信心,才能将治愈的希望传递给患者,遏阻病毒进一步的侵害。支援湖北医疗队里,队员们都像兄弟姐妹一般,再苦,再累,相互扶持,共同面对,沉着应战。而隆毅那似乎取之不竭的笑话,则好比舒心的润滑剂,淋在紧绷的神经,消除疲劳,化作能量的补给。
二、“治疗是双刃剑”,设法挽救每一名患者
稍作休整,这几日,第一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再次奔赴抗疫一线。隆毅仍旧安排在孝感中心医院,不同的是,这一次坚守的是重症隔离病房。
“到了ICU,就到了人生最后一道关口。”常年从生死边缘救人,隆毅深知,生命的宝贵。新冠病毒暂时没有特效药,对于重症的患者,常规的诊疗仪器哪个该上,哪个不该上,是否存在潜在的危害? 每一次调整仪器参数、每一次更改药方,隆毅都格外慎重,冷静,这是他对自己的叮嘱,对患者的承诺。
抢救瞬间
现病史、既往史、主要治疗记录……梳理病人的基本情况是隆毅接诊的第一步,也是他多年来养成的习惯。“任何治疗都是双刃剑,我会在心里过一过,是否有循证医学的证据,再结合所有专业知识作出初步判断。存疑的地方,必须跟同事们探讨。”
隆毅在查看无创呼吸机参数
重症隔离病房,有的患者已经插上呼吸机、陷入昏迷,体格检查也会受到限制,病情的反馈需要结合从实验室检查、超声、血流动力学、呼吸力学监测等得到的数据。医护人员必须集中注意力,认真观察和分析病人生命体征和监测指标的变化来判断病情演变过程并调整治疗。
隆毅为患者带上无创呼吸机面罩,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可能产生气溶胶
若遇着病情危重的患者,隆毅便会守在床旁,他说,其他医生也一样,有时候会一站就是几个小时。他想,什么时候,重症隔离病房的患者们也能像方舱医院的病人那样跳起广场舞,疫情就该过去了吧。
接到出院通知,患者兴奋地要求与医护人员合影
冬去春来,细算算,离开重庆已经一个月了,独处的时候,隆毅有些想家。他翻出女儿发来的视频,圆乎乎的脸,缺着门牙,稚嫩的声音尤为笃定,“小医生的力量能够战胜大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