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部
  • 当前位置:首页 > 特别策划

城里装着乡村的山水

  • 今日重庆2020年1月刊 2020-02-28 12:10

  城乡生态环境融合和城乡空间融合,是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内涵,意味着实现城市生态系统和乡村生态系统的良性平衡,城市有乡村的美景与生态,乡村则做到基础设施健全和生活便利,城市生态环境乡村化,乡村环境城市化。

  与这一要求相契合,《重庆市城市提升行动计划》把生态作为城市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城市规划到人居环境改善等各个方面,全面增强市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努力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下午3点左右,沙坪坝童家桥街道和睦村社区友爱村小区,65岁的杨宏萍和往常一样,来到社区活动中心做义工。突然手机“叮叮”一阵响,她打开微信看了一眼,问身边忙活着的和睦村社区书记陈松:“陈书记,今年的百家宴好久办呀?老朋友们都在问啦。”

  说到百家宴,杨孃孃很骄傲,“‘百家宴’见证了我们从一个人人都想逃离的老旧社区,变成了‘开窗见山,出门见绿’、名副其实的‘和睦’社区‘友爱’村。”

 

  生活小改变 社区换新颜

  作为社区的“活跃分子”,杨孃孃最近很忙。现在,友爱村小区正在进行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她是义务指导员中的一员。刚到社区活动中心门口,她就把一个“社区垃圾分类指导员”的袖章,一丝不苟地别在胳膊上。

  戴好袖章,杨孃孃熟练地套着垃圾袋,垃圾桶上写有“童家桥社区街道赠”,她介绍:“小区环境需要大家一起维护,垃圾分类就是维护社区环境的好办法,我们的垃圾袋都是有编号的,如果居民分错了,我们都会上门给居民指导,教他们分类。”

  72岁的罗新同穿着一身拾掇得很整洁的旧军装,正在分门别类地往垃圾桶里扔垃圾,他说小区和原来不一样了。友爱村小区是原国营无线电厂(716厂)的职工家属区,上世纪九十年代,作为工厂的技术骨干,他成了第一批入住的业主。“工厂倒闭后,小区没人管,环境一年比一年差。”

  小区门前有一条芭蕉沟,曾经因为上游工厂的污水排放,整个水沟臭气熏天。现在,上游实施“雨污分流”,污水不再流入芭蕉沟,溪水清澈见底,又恢复到了罗新同最初见到它时的模样,“我每天过路都会看,河沟肯定有人定期清理,不然不会保持得这么干净。”

  除了垃圾治理初见成效,小区环境的美化还有不少。原本坑洼的地面铺上了透水砖,陈旧的房屋外立面也重新进行了装饰。环境好了,居民生活也越来越讲究,罗新同每天出门前,一定会把皮鞋擦得锃亮。

  一名路过的居民看见社区书记陈松,指着小区休闲亭对陈松说:“陈书记,过几天又要落叶子了,上面记得要清理哟。”休闲亭的顶棚是透光材料,落叶会影响整洁度和视觉效果。 这种环境变化带来的主人翁责任感和自豪感,不仅体现在业主身上。杨孃孃说:“很多已经搬出去的邻居,看到小区的变化,都计划着重新搬回来。”

 

小区公园登山道

 

  荒地变公园 噩梦变美梦

  在城乡融合、城市提升行动的共同推进下,友爱村小区周边的环境也彻底变了模样。

  友爱村小区对面的和睦友爱社区公园,从前一度是居民们的噩梦。

  罗新同说:“你别看现在是公园,以前这是块荒地,有人就在上面种菜,有些还会挑着粪便去施肥,走一路洒一路,坡上臭,小区也臭,特别是雨天,出门一圈,黑泥汤溅到身上,那叫一个难受。”

  小区居民张林斌对此很有同感,“有时候正在吃饭,就传来一股臭味,那滋味,不敢想。对着公园的那扇窗户,以前根本就不敢打开。”

  为了让居民在城市中享受优山美水,沙坪坝区城市管理局对这块荒坡进行了“推墙透绿”专项整治,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在荒坡上栽种了桂花、红枫、红继木、红叶石楠等各类植物 1000 余株,“臭山坡”变成了绿意盎然的社区公园。张林斌家过去紧闭的窗户如今放心敞开,迎接对面的绿意。

  公园还增添了休闲廊亭、乒乓球台、体育健身设施、休闲步道等设施,成了社区居民休闲的新据点,杨孃孃把逛公园当成了每天早上的必修课。居民们追捧的“百家宴”就设置在公园的小广场,它成了居民向老邻居介绍社区新变化的最佳窗口。

 

小区新增的健身设施

 

  文|高维微

  图|颜波

  (本文刊发于《今日重庆》2020.1月刊)

编辑:陈怡璇
Copyright © 2012-2024 CQTODAY Media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
今日重庆传媒集团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渝ICP备12000991号-1 渝公网安备:5001030200064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90002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3-63891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