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部
  • 当前位置:首页 > 乡村振兴的艺术力量

艺术与乡村共生——川美艺术家的乡村实践

  • 今日重庆杂志 刘晓娜 2022-04-28 10:30

  在四川美术学院副院长焦兴涛的课件里,住着一个叫“郭开红”的人。他是焦兴涛2012年在贵州发起“羊磴艺术合作社”项目时结识的乡村木工。他们在一起合作完成艺术作品,郭开红深受感染,近乎疯狂地在家里搞起了创作,还在羊磴办了个人展览。遗憾的是,郭开红于2019年去世,这令焦兴涛十分痛心。

  不过,在近十年来不断走进乡村的实践中,焦兴涛发现了越来越多像郭开红那样的人。2018年,随着川美艺术与乡村研究院的成立,川美开始从描绘乡村、讴歌人民向激活乡村、共建乡村的维度拓展,有关艺术与乡村、艺术家与村民的故事也越来越多。

  比如,在酉阳县花田乡中心村,驻村第一书记曾令香用村民的废弃旧物开展“厕所革命”,让厕所成了人居环境中的艺术品;在北碚区柳荫镇东升村,川美雕塑系教师娄金用一件名为“缝合”的作品融洽了村民与村委会的关系……

  透过这些鲜活的故事,不仅能看到当代艺术正在生动地回归日常生活;同时,“艺术助力乡村振兴”的解题路径也越来越清晰。

川美师生在东升村水渠上合影

  乡村美育融入生活

  3月29日,酉阳县花田乡中心村的一个院坝里,村民围坐在桌前,观看“非遗”木雕传承人符彪将一个“树疙瘩”雕刻成惟妙惟肖的作品。

  两天后,西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王倩予也来到这个院坝,以清明节为主题给村民讲“节庆之美”。这个院坝,便是中心村“人民美术讲习所”的“课堂”。

  这里也是四川美术学院(酉阳)艺术与乡村研究院的基地。该研究院是酉阳县与川美携手探索“校地结合”培养模式的开端。去年5月,川美造型艺术学院副教授曾令香来到花田乡中心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结合驻留艺术家资源优势,在中心村二组办起了这个“人民美术讲习所”公益性美育项目。

艺术作品《柴扉美术馆》

  由艺术带来的乡村美育,开始全方位体现在村民的日常生活中。去年7月,中心村一组的“厕所革命”就因此显得与众不同:艺术家充分利用了村民家中的柴火木料、废旧家具等旧物,在内在功能优化的同时,也将厕所改造成了村里的景观小品。

  “一位90岁的爷爷,每当家里有客人来,首先带去参观厕所。”艺术设计对村民审美和自信的提升,让曾令香很是感慨。

  而在川美艺术与乡村研究院执行副院长王天祥看来,乡村美育有着双重功能,一是对当地村民的美育,一是对城里孩子的熏陶。他由此为北碚区柳荫镇东升村找到了一个产业支撑点:研学。他带领团队结合东升村的产业特点和发展需求,研发了艺术研学课程,比如“花木奇谭”课程对应东升村的花木产业,“水到渠成”课程对应景观水渠……并在柳荫镇组织了“大地魔法师”“小小收藏家”“自然勘探家”等系列研学工坊。

川美师生将东升村小朋友的画绘到墙上

  打造产业发展“风景眼”

  审美,也成为艺术家们用实际行动促进乡村振兴最有力的工具。

  北碚区柳荫镇,是王天祥的家乡,东升村则是他的艺术介入乡村实践地,这里打造的“艺术稻田”是东升村的一大旅游看点。艺术家们运用中国山水画的特殊透视手法,在200亩稻田间建了4个公共艺术观景台,营造出“高远”“深远”和“平远”的视觉效果。观景台之间用魔法小径串联,稻田中间的丰收台还能让村民在丰收时进行表演。

  大地景观化,用艺术打通农文旅融合,为产业振兴赋能,是王天祥对“艺术如何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解题思路。在他看来,今天是审美经济时代、共享经济时代,用艺术审美思维把土地变成千亩画卷,再用共享经济思维吸引游客打卡,乡村的产业发展才能破题。

  去年到酉阳县花田乡后,曾令香针对当地的特色产业生漆,建立了漆艺工坊,并带动村民及漆艺手艺人共同参与。

  “通过艺术设计,我们改变了漆艺产品形态,一是可以做美院的艺术作品,二是做手机壳、打火机等日常物品,拓宽了漆艺产品的市场。与此同时也带动了漆树林的原料生产。”曾令香说,艺术在产业中发挥着重要的前端链接能力。

稻田里的观景台“聚院台”

  艺术家的审美直觉,不仅助力乡村振兴,在产业发展决策中也发挥着“踩刹车”的作用。

  酉阳县花田乡何家岩村,壮丽的梯田景观是摄影爱好者的热门打卡地。当地在思考产业发展时一度准备上马稻田鸭项目,并准备在梯田上建500个稻田鸭棚,曾令香听闻后极力劝阻。

  “艺术审美讲究视觉层次,500个稻田鸭棚对生态、美学都是破坏,而且有强大的能量给人传达一个信息:这样一个鸭子满天飞的地方,不是风景地,只是一个生产基地。”经过曾令香团队的规划,何家岩村良好的原生态景观得到保护,万亩梯田层层叠叠的山水画卷吸引游客纷至沓来。

  乡土滋养艺术创作

  东升村杨家坝的石梯栏杆,其实是件公共艺术作品:栏杆上镶嵌着废旧的锅、茶壶、板凳等物件,每个物件旁还有物主人的签名。这件作品名叫“杨家坝·纪念碑”,透过作品,村民能回想起过去的某段时光。

  类似的作品,在璧山、酉阳等地艺术介入乡村的现场层出不穷。王天祥认为,这正是艺术创作在赋予乡村美感的同时,从乡土中汲取着营养的体现。

艺术作品《考古“一里十三桥”》

  去年举办的“中国酉阳第二届乡村艺术季”,成渝两地4所高校、国内41名艺术家在花田乡开展了为期84天的活动,与村民一起创作出29件艺术作品。这些作品中,有曾令香和他的研究生们打造的公共艺术作品《考古“一里十三桥”》……

  “一里十三桥”是花田乡何家岩村村民引以为傲的话题。在乡村变迁中,曾经小桥流水的自然景象早已不见,在水边嬉笑、洗刷的日常图景如今只存在于村民的记忆中。与村民多次沟通后,曾令香带着研究生用艺术手段将何家岩的拱桥打造成“考古现场”,借用考古语言让人们看到何家岩村独特的历史文化。

  曾令香的另一件作品《美好攀升》,是他邀请当地木雕传承人和木匠共同完成的,“我想有意去消解艺术家的傲慢,去消解署名权所牵带的一系列与真实现场的纠结,让自己和作品融进去,再融进去,成为中国乡土大地上的一块土。”

艺术作品《美好攀升》

  “如果仅仅停留在将乡土形象或农民符号作为艺术创作的内容,我觉得就太简单了。从艺术介入乡村的角度,艺术家走出自己的画室,进入广阔的社会空间去理解艺术和生活之间的联系,这一点对艺术创作是极为重要的。”关于乡土对艺术创作的滋养作用,焦兴涛有深入的理解。

  重塑乡村文化自信

  川美雕塑系硕士生导师娄金带队在东升村做院坝工坊时发现,有家农户的水泥院坝在前期建设中因堆放物料裂了一条缝。对这条裂缝的修补问题,农户和村里一直没谈拢。最后,娄金带着学生用瓷砖碎片把那条裂缝拼贴成一棵蓬勃生长的“大树”,村民看了很开心。这件作品名叫“缝合”,在缝合地面的同时也融洽了村民与村委会的关系。

艺术作品《缝合》

  曾令香在中心村做“人民美术讲习所”时也有类似的经历:在与村民多次合作后,大家建立了很好的关系,有时干部做不通的群众工作,艺术家去沟通却有很好的效果。“我们给予村民的是陪伴式、造血式的服务,通过发挥艺术的审美能量、共情效应来揪出乡村治理中的问题。”曾令香说。

  王天祥认为,社会性艺术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解决社会问题,人与人的交往就是乡村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艺术应该起到桥梁和媒介的作用。

东升村村民在石头垒成的花坛边休息聊天

  东升村村民晚饭后常常在公路边靠着栏杆聊天,非常不安全。于是,曾令香带着团队将这个“聚会点”扩宽,并将各家房子的造型通过艺术“聚合”在一起,做成了乡村中最具代表性的建筑立面缩影。这便是艺术稻田里“聚院台”观景台的由来,名字也暗含着村民在院子里聚会聊天的场景。

  川美在东升村举办“第二届乡村旅游行动计划”时,村民和学生共同主持、表演,现场人山人海。王天祥在活动中发现,乡村的文化世界如此充盈,相比艺术学院主导的节目,村民自发组织的篝火晚会更令他有成就感。

  “村民们不是不需要精神生活,但是过去少有平台,艺术的功能是为他们搭建平台。”王天祥认为,不能仅仅把乡村当成农产品的生产“工厂”,乡村应该成为生产意义的空间,这是乡村振兴最终需要抵达的目的地。

  艺术介入乡村,关键就是要为乡村生产意义,这也是艺术能发挥的最直接的作用:推动乡村文化振兴,重塑乡村的文化自信。

  艺术与乡村共生

  当乡村艺术计划在国内刚刚兴起时,艺术家下乡曾一度饱受诟病。有种说法认为,艺术家带着外来精英主义在乡村居高临下,打破乡村宁静的同时,并不能改变乡村的困境。

  十年前,焦兴涛便承受着这种压力,来到贵州羊磴发起“羊磴艺术合作社”。一路走来,焦兴涛通过“艺术与乡村共生”的不断实践,回应着外界的质疑。

  他认为,如今的“艺术介入乡村”已经从当年简单的乡村风貌改造、产品包装、大地艺术季等项目,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艺术机构和乡村主体深度融合,找到了共同探索乡村治理的运营模式。

艺术作品《一锤定荫》

  璧山区七塘镇莲花穴院落艺术活化项目,就是这一模式的代表。在焦兴涛看来,它的成功之处在于做到了“同意、同向”和“共生、共享”。在农村“三变”政策基础上,艺术机构主体与政府、村民组建了联合体。当村民看到村落的变化后,能产生强烈的作为村落主人的自豪感,从而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村落建设和治理中。这是艺术真正介入乡村生产生活和后续发展的一种方式。

  与此同时,焦兴涛也找到了艺术家与乡村的相处之道。

  “每个乡村都有它独特的历史脉络、乡风民俗,艺术家只有在乡村长待长住,才能逐渐融入其中。”焦兴涛经常问团队一个问题:你是否愿意在这个乡村生活?他认为,只有当艺术家自己愿意在乡村住下去,才意味着他认同在乡村建立的生活模型。

  焦兴涛说,艺术介入乡村,不是简单地办一个展览、画两面墙、设计几栋建筑,“艺术如果真正能够为乡村振兴提供一个新的路径,那么一定要具体进入到乡村的生产生活中,这就要求艺术家必须将自己嵌入真实的乡村生活。”

  今日重庆首席记者 刘晓娜

  图片 四川美术学院提供

编辑:陈怡璇
上一篇:一座传统古村落的艺术新生
下一篇:已是最后一篇内容
最新发布的信息
【开放之路 “国家名片”看重庆发展】勇担使命 重庆与世界紧密相连(2024-09-30)
【开放之路 “国家名片”看重庆发展】江海携手 乘风破浪(2024-09-30)
【开放之路 “国家名片”看重庆发展】建设桥都 拥抱世界 天堑变通途(2024-09-30)
【开放之路 “国家名片”看重庆发展】13小时→50分钟 成渝铁路见证重庆开放跑出新速度(2024-09-30)
【“渝”见丝路 技创辉煌】技能人才与产业发展“双向奔赴”(2024-07-24)
【“渝”见丝路 技创辉煌】技能为媒 构筑合作交流“新丝路”(2024-07-24)
【“渝”见丝路 技创辉煌】展示舞台 技艺擂台 合作平台(2024-07-24)
【诗画长江看巴渝】酉阳古村寨:一木一瓦皆乡愁(2024-07-24)
【非遗正当“潮”】康宁:蜀绣40年 潮流中的变与守(2024-06-24)
【诗画长江看巴渝】从钓鱼城到重庆城:见证南宋军事城防智慧(2024-06-24)
Copyright © 2012-2024 CQTODAY Media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
今日重庆传媒集团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渝ICP备12000991号-1 渝公网安备:5001030200064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90002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3-63891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