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病人呼吸有点恼火!”
2月19日下午4点多,重庆三峡中心医院一新冠肺炎患者病情恶化,短时间呼吸急促。接到医生的报告,病区主管医师黄霞穿上防护服立马冲进病房。
在向专家组报告情况后,她立马根据要求采取紧急措施。
患者病情刚稳定下来,还没有等她放松歇一歇,又一个危重患者抢救告急。
晚上7点抢救结束后,黄霞因缺氧致急性脑水肿突然晕倒。现场护师搀扶她出病区,当脱下防护服那一幕场景,心疼得让人想哭。
两个多小时抢救两个病人
早上8点多穿上防护服后,黄霞一直在病区里忙碌。
当天上午查房之后,因一名患者需要透析治疗,她忙着为病人植入导管。等她这一轮忙完,已经上中午12点之后。
中午处理完手里的事,还没来得及养精蓄锐,她又开始一场平生死大抢救。
当时,12楼10床一名重症患者病情出现恶化,接到报告后黄霞冲过去一看,患者血氧饱和度正在下降,因缺氧而导致呼吸越来越急促。
立即向专家组报告之后,她又遵从专家治疗建议赶紧实施抢救。在实施雾化和其他药物治疗后,她又准备无创呼吸机。
“好在病情缓解了,呼吸机没派上用场。”新冠肺炎医疗救治区级专家组副组长崔勇说。
刚结束抢救,6床的危重病人又出现紧急情况。
“现场监测频率上,非常危急。”崔勇说,当时患者血压不稳、血氧饱和度维持不足、呼吸机打气分钟通气量降低、体温下降等。
黄霞马上又换位置实施抢救。她根据专家组指令实施一系列抢救措施,最终患者转危为安。
又累又缺氧她晕倒了
两个多小时的争分夺秒之后,黄霞终于腾出空来。
就在这时,她说头晕、头痛,当时还伴随作呕。
现场护师又见她站立不稳,立马扶她到安全区。
在对防护服消毒之后,两名护师帮她脱掉了防护服。可在摘下护目镜和口罩那一刻,两名护士一见既吃惊又心疼:在一线坚持多日,脸上几道护目镜和口罩的勒痕,根本不足为奇。让两名护师心疼的是,在她的口鼻上有不少呕吐物。
擦拭清洗之后,黄霞被扶到病区外的更衣室。更衣室室是由病房改造而成,她坐在一边身体靠在墙上吸氧。
“状态非常差,一脸疲惫,画面看着都心疼了!”崔勇到了现场之后,立马让人带着黄霞回到定点酒店休息。
得到消息的“战友”也赶过来探望:市级专家组成员唐中建赶到现场,探望之后立马“全副武装”,接替黄霞工作进了重症病区。
“缺氧后头晕作呕比晕车恼火多了,关键是头痛。”崔勇说,可能是在全副武装下高强度的工作引起缺氧,导致急性脑水肿引起颅内压力增高。
曾在病区最长坚持30多个小时
1月29日,记者第一次采访黄霞。当时,他是在重庆首例出院的新冠肺炎患者的主治医师。出院时,她两次举起大拇指为患者的乐观和毅力点赞。
1月22日,她被紧急抽调到新冠肺炎重症病区。她说自己是党员,又专业又是与重症打交道,肯定要第一个上。
“我辈已躬身入局,势必要共渡难关!”这是黄霞投入战疫次日在朋友圈的一句话。此后在她的朋友圈里,全是关于疫情的消息。
“先按时查房,随时了解病人情况,还要记录、诊断等,基本上停不下来。”黄霞曾告诉记者,自己在岗时仅是患者拍胸部影像,就要花两三个小时。
在刚开始,因为防护服紧张等多方面原因,她全副武装呆得最长的一次超过30个小时。经常几个小时的忙碌,足以让穿在第二层的手术衣背心和腰间被汗水浸湿。“实在是太热了!”她曾这样描述在裹在防护服里的感受,“透气真的太难了。”
黄霞所在的重症病区已有超过30名重症、危重患者转成轻症。截至目前,病区还有26名重症或危重患者需要黄霞和同事潘鹏飞、卢花等一起守护。
在抗疫一线上从没提过要求
“领导同事都特别关心她身体状况。”崔勇说从现场出来,他又接到7个关心黄霞身体情况的电话,都担心黄霞的身体状况。
“院领导要求她休息好之后再谈工作。”事实上,为解决一线医务人员的顾家之忧,万州招募335名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一对一开展需求收集、代买采购等后勤服务,甚至帮助医护人员家庭的孩子开展望山赶作业辅导、心理疏导等。同时,医院工会也将联系方式留给一线医护人员家属,以便遇到困难及时联系。
然而,为打赢这场硬仗,丈夫又在外地工作,她把6岁的儿子送回了梁平老家,让父母帮忙照看。
目前,院方已经给黄霞“下命令”暂停工作,何时在参加抗击疫情工作要视身体恢复情况而定。
文|郭发祥
图|李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