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部
  • 当前位置:首页 > 众志成城抗疫情

医生守护患者 我们守护医生

  • 重庆日报 2020-02-18 19:40

刘华为医护人员整理防护服

 

  ■17年前,她报名抗击非典,成为江津首批“防非”医护人员之一

  ■如今,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即将退休的这位院感专家再次请战:我是党员,我愿冲锋在前

  到孝感已过20天,刘华的脸上,是护目镜和口罩留下的深深印记。淤青处,隐隐有血色残留。

  6点半起床,7点半之前到病区,18点左右下班,这是刘华每天的工作安排。

  有一天,她曾连续11个小时没有脱下隔离服、喝水,没有上洗手间。

  今年8月年满55岁的刘华,还有7个月就将退休。她是江津区中心医院随首批重庆市赴孝感市新冠肺炎防治工作对口支援队(以下简称“重庆支援队”)中年龄最大的医护人员,更是唯一一名参加过17年前抗击非典战役的院感专家。

  “我是党员,我愿意为抗击疫情冲锋在前”

  “我志愿参加医疗支援队,听从党的指挥,服从组织安排,忠于党的医疗卫生事业;不怕困难,不辱使命,尽心竭力,爱护病人……”

  1月26日的江津,阳光明媚。江津区中心医院广场上,出征队伍里,刘华衣着整齐,目光坚定,举起右手,握紧拳头,庄严宣誓。

  几天前,她刚结束在开州区长沙镇中心卫生院的援助工作,返回江津不到一天,得知医院要组建医疗队支援湖北,立即主动请战,“我是党员,我愿意为抗击疫情冲锋在前。”

  时空转换,17年前,她同样说过这样一句话。

  2003年抗击非典,刘华主动报名参与隔离观察室的筹建,申请进入隔离病房,成为江津区首批“防非”医护人员之一。

  那时,身为江津区中心医院感染科护理人员的她已参加工作近20年,“我有经验,我去最合适。”

  17年后的今天,刘华已成为传染病科护理专家和院感专家。17年来,她曾因意外接触HIV病人血液发生职业暴露而服用过阻断药,也曾面对发病的狂犬病人、病毒性肝炎病人、肺结核病人……

  列队出发湖北时,刘华接过儿子吴玉超送来的行李,就将他“赶”回了家。

  “不想经历这种场景,像生离死别似的。相信我们一定能战胜病毒,平安回家。”其实,出发前,刘华已经和家人“约法三章”:不能主动给她打电话,不能主动跟她视频,只能她闲了主动联系。

  “只有严格把关院感防控每一道工序,才能确保医护人员的安全”

  或许,只有1月27日凌晨初到武汉时,刘华才是“闲”的。

  这让她有时间看着武汉冷清的街头、隐约的灯光,感受着初到异乡的陌生感和紧张感。

  “不知道我们要到哪家医院,不知道病人的情况怎样。”坐上前往孝感的大巴那一刻,刘华就将所有的陌生和紧张抛诸脑后,她深知此行任务艰巨,医护人员的健康和安全需要她细致把关。

  在这场战“疫”里,每一名医护人员都是“为众人抱薪者”。

  刘华则要为“抱薪者”守好院感防控这道门,将病毒挡在门外。

  到达孝感,进驻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刘华穿上隔离衣走进隔离病区,仔细查看每一个角落、每一处细节,亲自把关每一个流程,“医护人员是和患者接触最频繁、最密切的人,只有严格把关院感防控的每一道工序,才能确保医护人员的安全。”

  隔离服的穿戴过程非常繁琐,前后步骤有几十个,光是洗手就有10次以上,一次穿脱的时间,都在30分钟以上。

  每天,刘华都是第一个出现在隔离区,最后一个离开。她守在隔离区门口,严格检查每一位进出隔离区医护人员隔离装备的穿脱。

  “先戴护目镜,再穿隔离服”“手套不能这样,要翻折过来”“衣服向外卷,手要在防护服的边缘,不要让手碰到自己的衣服!”……

  这样的话,刘华每天要重复几十遍,对每一个细节都不厌其烦地检查再检查,不能出现一丁点纰漏,“医生守护患者,我们守护医生。作为院感人员,我们的工作就是帮助上岗的医护人员做好防护,把他们安全地送到岗位上,再安全地从隔离区里出来。”

  虽然督促检查医务人员穿脱防护服占据了刘华大部分的时间,但只要有空,她就会到各处查看工作,每个病房、每个操作间、办公室的每个角落,她都要挨个检查。

  一旦发现不规范的地方,平时和蔼可亲的刘华会像变了个人似的,不仅要求医护人员立即改正,还要求大家把规范流程反复背诵,需要实际操作的则反复练习。

  尽管不少队员开玩笑说,“这种时候的刘老师太可怕了,能让你练习到怀疑人生”,但所有人都明白,刘华是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保护每一名医护人员。

  “把握好时间,让他们回来换完衣服就可以直接吃饭”

  “每天有她守在门口,听到她的唠叨,我们会安心很多。”重庆支援队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分队副队长、江津区中心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万雄在2003年抗击非典时,就曾和刘华一起并肩作战。

  此次战“疫”,两人再次同赴孝感。万雄对刘华由衷地敬佩,“大姐马上要退休了,却依然主动请战,每天的工作也是高度认真负责,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在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几乎所有的重庆支援队队员,都习惯称刘华为“大姐”。

  这不仅仅是因为刘华年纪最大,也不仅是因为刘华为大家“守门”,还因为刘华如大姐般照顾着大家生活起居的各个方面。

  “我们下晚班的,一般是晚上8点下班,几乎每天下了班回到驻地都能吃到热饭菜。”万雄告诉记者,刘华会在下晚班的队员回来之前提前热好饭菜,然后送到每个人房间。

  “我住的房间,从窗户能看到大门,我就能晓得他们好久回来。”每天,估算时间差不多的时候,刘华就会守在窗前,等队员们的身影出现在大门,她就起身到茶水间开始热饭菜,“太早饭菜会凉,太晚怕他们饿着,所以要把握好时间,让他们回来换完衣服就可以直接吃饭。”

  这样的贴心,与刘华共事多年的陈玥有着切身的体会。

  11年前,陈玥到江津区中心医院实习时,刘华是当时的护士长。“刘华老师会时常关心和提醒我们一些细节和注意事项,我们有什么不懂的问题也可以随时问她。她既是我们的长辈,更是我们的老师。”

      文|周雨  陈维灯

      图|张锦旗

编辑:陈怡璇
Copyright © 2012-2024 CQTODAY Media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
今日重庆传媒集团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渝ICP备12000991号-1 渝公网安备:5001030200064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90002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3-63891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