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的“11·27”大屠杀,歌乐山渣滓洞、白公馆的革命志士纷纷倒在了敌人的枪口下,而在十几天前的11月14日,江竹筠已被国民党特务枪杀。
江竹筠,四川自贡人,1920年出生,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任重庆新市区区委委员,负责学运工作。
彭咏梧、江竹筠和儿子彭云
1947年,与丈夫彭咏梧一起到下川东组织武装起义。1948年1月,彭咏梧在起义中牺牲,她谢绝党组织的照顾,坚持到“老彭倒下的地方去继续战斗”。6月14日,因叛徒出卖在万县(今重庆市万州区)被捕,后转押渣滓洞监狱。
她始终坚定信念,严守党的秘密,被狱中难友称赞为“中华儿女革命的典型”,并亲切地称之为“江姐”。为鼓舞狱中战友斗志,江竹筠提出“坚持学习、锻炼身体、迎接解放”的口号,组织难友开展学习和讨论。
江竹筠的狱中家书
1949年8月,经过营救,江竹筠同狱的难友曾紫霞获释。在出狱的头天晚上,江竹筠趴在牢房的床上给谭竹安(彭咏梧前妻谭正伦的弟弟)写了一封信,并委托曾紫霞带给他。内容如下:
竹安弟:
友人告知我你的近况,我感到非常难受。么姐及两个孩子给你的负担的确是太重了,尤其是现在的物价情况下,以你仅有的收入,不知把你拖成甚么个样子。除了伤心而外,就只有恨了……我想你决不会抱怨孩子的爸爸和我吧?苦难的日子快完了,除了这希望的日子快点到来而外,我什么都不能兑现。安弟!的确太辛苦你了。
我有必胜和必活的信心,自入狱日起(去年六月被捕)我就下了两年坐牢的决心,现在时局变化的情况,年底有出牢的可能。蒋王八的来渝固然不是一件好事,但是不管他如何顽固,现在战事已近川边,这是事实,重庆在(再)强也不可能和平、京、穗相比,因此大方的给它三、四月的命运就会完蛋的。
我们在牢里也不白坐,我们一直是不断的在学习,希望我俩见时你更有惊人的进步。这点我们当然及不上外面的朋友。话又得说回来,我们倒底还是虎口里的人,生死未定,万一他作破坏到底的孤注一掷,一个炸弹两三百人的看守所就完了。这可能我们估计的确很少,但是并不等于没有。假若不幸的话,云儿就送给你了。盼教以踏着父母之足迹,以建设新中国为志,共产主义革命事业奋(斗)到底。
孩子们决不要骄(娇)养,粗服淡饭足矣。么姐是否仍在重庆?若在,云儿可以不必送托儿所,可节省一笔费用。你以为如何?就这样吧。原我们早日见面。握别。愿你们都健康。
来友是我很好的朋友,不用怕,盼能坦白相谈。
竹姐 八月廿六日
重庆“11.27大屠杀”,数百名红岩英烈倒在敌人的屠刀下
11月14日,江竹筠被国民党特务枪杀于重庆歌乐山麓的电台岚垭。江竹筠牺牲后,3岁多的儿子彭云由谭正伦抚养。
彭云从小在母亲的光环下成长,但他谨记母亲的遗训,谦逊低调,勤奋刻苦,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1965年,19岁的彭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1970年毕业后分到了沈阳一家工厂工作。1977年,恢复高考和研究生考试以后,他考取了中国科学院计算所的研究生。随后,又考取了第一批公派留学生,先后在美国密歇根韦恩州立大学和马里兰大学学习,取得硕士和博士学位。
彭云的儿子彭壮壮博士,毕业后从美国回到北京工作,担任麦肯锡全球董事合伙人及大中华区电信及高科技行业的核心成员,并负责麦肯锡公司在大中华地区的政府咨询工作。
彭咏梧、江竹筠烈士纪念碑
文章来源:《红岩春秋》
作者:王浩
今日重庆传媒集团《红岩春秋》出品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