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他圆梦军旅,凭借顽强的毅力,实现从后进士兵向特线尖兵的蜕变,老兵们都叫他“铁牛”。每次执行任务,他都像“铁牛”一样冲在最前。他还努力把“个人成长”变成“集体成长”,带出了8名骨干班长、6名特战队员、5名士兵党员、14名优秀士兵。
2021-08-11“为了世界和平,你远行万里,深入战区,把异国作家乡。为了祖国荣耀,你将女儿柔情,化成钢铁意志,用勇气、信念与智慧彰显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巾帼有豪情。”重庆市公安局两江新区分局女民警、中国第八支赴南苏丹维和警队队员廖洁获评2020年度“感动重庆十大人物”。
2021-08-11白皙的脸庞,纤细的双手,清瘦的身材,戴着一副近视眼镜,举手投足间透出儒雅和沉稳。不了解他的人根本不知道,这位看似学者模样的年轻人,就是重庆市公安局治安总队民警、重庆警队赫赫有名的排爆专家梁新宇。
2021-08-112018年11月18日的重庆国际半程马拉松活动上,一款名为“山橙时代”的脐橙受到大家的青睐。这款“可以喝”的脐橙来自重庆奉节县,出自“彭阳”这位创业女性之手。
2021-08-11寒来暑往,焊花闪烁,他从事焊接工作12年,一直奋斗在一线,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自己的光和热。凭着业界领先的精湛焊接技术,在与铁水和焊花相伴的岁月里,精益求精是他的追求,一丝不苟是他的信仰。
2021-08-11“ 一 篼 一 款 亲 兄 弟 ,一 点 土 地 非 去 争……”2018年11月13日晚上,永川区临江镇隆顺村乡贤评理员陈久述坐在乡贤评理堂里,在自己工作记录本的最后一页,写下了这首打油诗。
2021-08-1142岁的付体碧曾是秦榜沟村出了名的贫困户,命运多舛,但身上却有一股不服输的闯劲儿。这股劲头加上党的好政策,让她逐渐摆脱了贫困,成了当地闻名的养牛大户和自强不息的脱贫户代表。
2021-08-11说起城口县修齐镇石景社区的蔡芝兵,不少居民都会竖起“大拇指”,2016年蔡芝兵被评为县里“脱贫光荣户”,一个“失去双手也能干起甜蜜事业”的故事在十里八乡传开了。
2021-08-11巫山县的不少市民都听抗美援朝老兵向朝善讲述过那战火纷飞的往事。每次故事尾声,向老都会反复强调:“祖国今天的强大,离不开当年英烈们的流血牺牲,后辈子孙更应该倍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2021-08-118848,对于很多人来讲,不过是一串数字,但是对于夏伯渝来讲,则是一生的梦想。
2021-08-11他在乡村当了7年邮递员,又做了20年的广播电视线路安装维护工,几乎跑遍了小镇里的每一座山头。由于工作出色,他有很多次机会,可以从镇上调回城区,他却屡屡回绝。他叫陈昌永,是重庆开州区渠口镇广播电视站站长。说是站长,其实整个站就他一个人。
2021-08-10车辆行驶在江津区的乡村公路上,不时会看到背着背篓的村民在田间地头行走。背篓,是当地农村常见的竹编用具,但对江津区石门镇永安村的残疾夫妻曹树才、许厚碧来说,背篓却是他们36年相互扶持、甘苦与共的婚姻见证。
2021-08-10红日西薄,金色的田野上一片寂静。重庆市南岸区迎龙镇北斗村北斗山下,耕作的人们从田间地头走出,扛着锄头,拎着圆号、长号等乐器,朝着山间的小树林走去。号声、鼓声、镲声从山林中传出,明朗而锐利。
2021-08-10一位普通农家女子在未婚夫战场牺牲后,40年如一日地照顾着准婆婆的生活起居,即使出嫁时仍带着老人的她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你为国捐躯我替你尽孝”的承诺。她就是万州人袁玉兰。
2021-08-10解一香和丈夫吴贵生是云阳龙缸景区悬崖保洁工,夫妻俩仅凭一根绳索,从事着景区最危险却又最高尚的职业--悬崖保洁。绳子的一端拴着丈夫,悬崖下,双脚随时悬空,身无可倚;另一端是妻子,崖顶上,拽着绳头,神经紧绷。就这样,丈夫在悬崖下捡拾垃圾,妻子在崖顶筑牢安全屏障,日复一日,风风雨雨,夫妻俩一干就是多年,书...
2021-08-10